源见“牛郎织女”。指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之夕。郑泽《七夕赴城》诗:“灵夕征期戒,新凉别思宜。”【词语灵夕】 汉语大词典:灵夕
源见“梁园赋雪”。指贵族、名士游赏宴饮之处。南朝 齐王融《奉辞镇西应教》诗:“霤庭参辩奭,梁苑豫才邹。”清钮琇《〈觚賸〉自序》:“入燕都而怀故国,记览《梦华》;登梁苑而晤名贤,书携行秘。”【词语梁苑】
见〔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主谓 尽,完全表达出来。所说的不能完全表达出内心的意思。语出《周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颖达疏:“意有深邃委曲,非言可写,是~也。”二春居士《海天鸿雪记》:“
源见“琴挑文君”。指女子为爱情出走。宋王禹偁《商山海棠》诗:“画恐明妃恨,移同卓氏奔。”【词语卓氏奔】 汉语大词典:卓氏奔
意谓剩余的部分,不值一看。语出《论语.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唐.孙虔礼《书谱》:“王羲之云:顷寻诸名书,钟(繇)张(芝)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
《战国策.韩策三》:段干越人谓新城君曰:“……王良弟子曰:‘马,千里之马也;服,千里之服也。而不能取千里,何以?’(造父之弟子)曰:‘子纆牵长。故纆牵于事,万分之一也,而难千里之行。’今臣虽不肖,于秦
同“伤弓之鸟”。清赵执信《贺新郎.寄松风老人》词:“解道能文真不幸,我亦伤弓断雁。”
同“赋归欤”。宋朱熹《宿密庵分韵赋诗得衣字》:“明朝驿骑黄尘里,莫待迷途始赋归。”【词语赋归】 汉语大词典:赋归
《文选》卷十晋.潘安仁(岳)《西征赋》:“夭赤子于新安,坎路侧而瘗之。亭有千秋之号,子无七旬之期。虽勉励于延吴,实潜恸乎余慈。”晋代文人潘安仁(岳)在《西征赋》中曾描写了其子不足七旬而夭亡、葬于路侧的
同“钧天广乐”。宋史浩《瑞鹤仙.元日朝回》词:“更传宣锡坐,钧天妙乐,声遏行云飘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