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衣带水

一衣带水

衣带:古人腰间系的带子。一衣带水,形容长江狭窄如一条衣带。后引申为虽有江河湖海之隔,亦不足为阻。语出隋文帝之口。隋文帝杨坚(541-604年),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北周外戚,封隋王,任丞相,朝政独揽,581年废周静帝自立,建隋朝,九年后,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朝分立局面。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改革官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604年,被太子杨广杀死。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后,为统一全国,准备进攻位于长江以南的陈朝,面对长江天堑,他慷慨激昂地对高颍说:“我为百姓父母,陈国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怎能因为长江的阻碍而不去解救他们呢!”

【出典】:

南史·陈本纪下》卷10,307页:“隋文帝谓仆射高颍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例句】:

旧五代史·李建及传》:“汴将贺瓖攻德胜南城,以战船十余艘,竹笮维之,扼断津路,王师不得渡,……建及被重铠,执矟呼曰:‘岂有一衣带水,纵贼如此!’” 宋·文及翁《贺新郎·游西湖有感》:“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 《宋史·潘美传》:“美下令曰:‘美受诏提骁勇数万人,期于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经度乎?’” 郭沫若《念奴娇》:“赤县扶桑,一衣带水,一苇可航。”


偏正 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河流。比喻仅隔一水,极其邻近。语出《南史·陈后主纪》:“隋文帝谓仆射高郤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苏叔阳《大地的儿子》:“九月初,穿过鸭绿江,从朝鲜的釜山乘船,横越滔滔的东海,渡向~的邻邦。”△多用于表示紧邻。→唇齿相依↔唇亡齿寒


【词语一衣带水】  成语:一衣带水汉语词典:一衣带水

猜你喜欢

  • 缩地无方

    源见“长房缩地”。谓两地相距遥远不能迅速回乡或会晤。清秋瑾《乍别忆家》诗:“补天有术将谁倩?缩地无方使我叹。”

  • 燃松读书

    《南史.顾欢传》:“欢独好学。……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授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节读书,或然(燃)糠自照。”南朝齐.顾欢字景怡,吴郡盐官人,八岁读《孝经》、《诗论》,长大以后,更笃志好学,

  • 车羽

    源见“钩金舆羽”。比喻数量虽多而价值不大。清唐甄《潜书.非文》:“秦以上之言虽少也,重于钩金;唐以下之文虽多乎,轻于车羽。”【词语车羽】   汉语大词典:车羽

  • 半刺史

    同“半刺”。宋吴儆《次徐令韵》:“贰车漫说半刺史,多稼惟欣大有年。”

  • 开三面恩

    同“开三面网”。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而祝禽疏网,徒开三面之恩;毒虺挺妖,逾肆九头之暴。”

  • 望林止渴

    同“望梅止渴”。宋无名氏《喜迁莺》词:“望林止渴功就,不数夭桃繁杏。”

  • 三夫之言

    源见“曾参杀人”。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谣言。《后汉书.马援传》:“海内不知其过,众庶未闻其毁。卒遇三夫之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兴,宗亲怖栗。”偏正 三,泛指多数。经过很多人传播的流

  • 心如金石

    《后汉书.王常传》:“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人也。初,与王凤、王匡起兵云社绿林中,后归光武帝,拜为左曹,封山桑侯。后帝(光武)于大会中指常谓群臣曰:‘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后汉

  • 童儿待郭伋

    源见“竹马交迎”。称颂地方良吏施行德政,深受欢迎。唐李群玉《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诗:“童儿待郭伋,竹马空迟留。”

  • 王浚筏

    《晋书.王浚传》:“太康元年正月,浚发自成都,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吴丹杨,克之,擒其丹杨监盛纪。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祜获吴间谍,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