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仕三已

三仕三已

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令尹,官名,为楚国上卿执政者。子文,姓斗,名叫穀於菟。上面所引,是孔子的学生子张(即琴牢)向孔子发问的截录。子张说,令尹文子三次就任,不喜;三次罢官,不恼恨,交代工作时,还把旧令尹的政绩告知新令尹,这样的人怎么样呢?孔子认为这是忠的表现。后用为咏多次任职罢职之典。

宋.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一《哨遍.用前韵》:“世间喜愠更何其,笑先生、三仕三已。”


并列 仕,进官。已,止,退官(罢官)。三次做官,三次罢官。比喻屡进屡退。语本《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用于仕途颠沛无常的人物际遇方面。→宦海浮沉


【词语三仕三已】  成语:三仕三已汉语词典:三仕三已

猜你喜欢

  • 桂斧

    源见“玉斧修月”。指神话传说中修月之斧。清王夫之《沁园春》词:“桂斧谁修,玉砂难碾,琢就玲珑七宝装。”

  • 如在

    《论语.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后因以“如在”谓祭祀诚敬。《后汉书.顺帝纪》:“深恐在所慢违‘如在’之义,今遣侍中王辅等,持节分诣岱山、东海、荥阳、河、洛,尽心祈焉。”【词语如在】   汉语大

  • 贲石

    指古代勇士孟贲( ㄅㄣ bēn 奔)和石蕃。《文选.张协.七命》:“飞黄奋锐,贲石逞伎。”李善注:“《说苑》曰:‘勇士孟贲,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狼。’张华《博物志》曰:‘石蕃,卫臣也,背负千二

  • 蛮貊可行

    《论语.卫灵公》:“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貊音mò。孔子教诲弟子子张说:“说话讲忠信,行为讲笃敬,即使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行得

  • 应璩三人

    《文选》卷二十一,三国魏.应璩《百一诗》:“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唐.李善注:“璩初为侍郎,又为常侍,又为侍中,故云‘三入’。陆机《洛阳记》曰:‘吾常怪谒帝承明庐,问张公,张公云:魏明帝在建始殿朝

  • 岱宗行

    晋.张华《博物志》卷一《地》:“泰山一曰天孙,言为天帝孙也。主召人魂魄。东方万物始成,知人生命之长短。”又,同书《山水总论》引《援神契》:“太山,天帝孙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成,故知人生命之长短。”

  • 金马碧鸡

    古代传说中的神名。汉宣帝时,有方士说益州有金马、碧鸡这种神灵宝物,可以到那里去祈祷祭祀求得。于是宣帝派谏大夫王褒为使者,手持符节到益州(在今四川省)去祈祷谋求,但王褒在途中病死,金马碧鸡也没有求到。今

  • 为官不爱钱

    唐.李白《赠崔秋浦》诗之二:“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封建社会官吏贪污成风,为官不爱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国家太平兴旺的条件。后以“为官不爱钱”称代廉洁的官吏。《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

  • 缄口

    源见“三缄其口”。谓闭口不言。汉蔡邕《铭论》:“周庙金人,缄口以慎。”隋王通《中说.礼乐》:“汝将闭门却扫欤?不知缄口而内修也。”【词语缄口】   汉语大词典:缄口

  • 王祥黄雀

    同“王祥卧冰”。南朝 梁萧衍《孝思赋》:“王祥黄雀入帐,隗通横石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