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哑不聋

不哑不聋

同“不痴不聋”。《古尊宿语录.大慧普觉禅师》:“绍兴二十八年:‘敢问大众,因甚不觉?岂不见道,不哑不聋,不做大家公。’”


见“不痴不聋”。《古尊宿语录·大慧普觉禅师》:“绍兴二十八年‘敢问大众,因甚不觉? 岂不见道,~,不做大家公。’”


【词语不哑不聋】  成语:不哑不聋汉语词典:不哑不聋

猜你喜欢

  • 天马歌

    参见:蒲梢骑

  •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被废弃,才提倡仁义。 古代道家认为大道兴隆,仁义行于其中,自然没有提倡的必要。提倡仁义,是病态社会中的反常现象。语出《老子》一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晋书.隐逸传.范粲附子乔

  • 管仲与鲍叔

    源见“管鲍交”。借指彼此知心、友谊深厚的朋友。唐高適《赠任华》诗:“君不见管仲与鲍叔,至今留名名不移。”

  • 带经锄

    《汉书.兒宽传》:“兒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锄,休息辄读诵,其精如此。”《三国志.魏书.常林传》、《晋书.皇甫谧传》亦

  • 九折邛峡

    同“九折路”。宋魏了翁《临江仙.送袁黎州枏》词:“九折 邛峡浑可事,不妨叱驭先驱。”

  • 酬魏颗

    源见“结草以报”。谓决心酬报厚恩。宋苏轼《送蔡冠卿知饶州》诗:“知君决狱有阴功,他日老人酬魏颗。”【词语酬魏颗】   汉语大词典:酬魏颗

  • 月化白龙

    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燕录.慕容熙》:“(后燕慕容熙)建始元年正月(建始元年为公元四〇七年),大赦天下。三月,太史丞(太史在魏晋以后主要掌管历法天文等事宜,丞是佐助太史的官吏)梁延年梦月化为五白

  • 洛媛

    同“洛神”。宋杨亿《宣曲二十二韵》诗:“洛媛迷芝馆,星妃滞头城。”

  • 狐裘尨茸

    《左传.僖公五年》:“晋士蒍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晋国的士蒍写了一首诗说:“狐裘毛色杂乱,一个国家有三个主人,我究竟要服从谁才好呢?”后以“狐裘尨茸”比喻政令混乱,令人无所适从

  • 不看佛面看金面

    同“不看僧面看佛面”。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见“不看僧面看佛面”。王统照《银龙集·站长》:“哈! 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