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得要领

不得要领

要(yāo腰):古“腰”字。领:衣领。原意指旧时长衣提起衣腰和衣领,衣襟和衣袖自然平贴。此典指张骞(qiān千)出使月氏(YuèZhī越枝,也作“月氐”、“月支”,我国古代北方西部民族。秦、汉之际,游牧在今甘肃敦煌、祁连间)联络,得不到明确答复。后以此典比喻没有抓住事物的要旨和关键。张骞(?——前114年),汉中成固(今陕西成固)人。汉武帝从投降汉朝之匈奴(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南下掠扰)人那里获得消息,在天山(今新疆天山山脉)南有个月氏国家,曾被匈奴击败,时刻想报仇雪恨。汉武帝想联络月氏,夹击匈奴,便在建元二年(前139年)派张骞出使月氏。但从西汉到月氏,必须途经匈奴境地,张骞及随行人员在经过时被匈奴扣留达十三年之久。后来张骞逃出,辗转去找月氏。这时,大月氏王早已被匈奴所杀,月氏人共立太子为王,已征服大夏国(今中亚阿姆河以南至阿富汗境内)而住下来。那里土地肥沃宽广,很少外来侵略,人们意在安居乐业,又自认为远离汉朝,简直没有联合汉朝去报复匈奴之想法。张骞从月氏来到大夏,终究得不到月氏明确答复。

【出典】:

史记》卷123《大宛列传》3158页:“大月氏王已为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匈奴游牧民族之泛称)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征服)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kòu扣,外来侵略),志安乐,又自以远(yuàn院,疏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例句】:

清·黄宗羲《南雷文定前集·答张尔公论茅鹿门批评〈八家书〉》:“鹿门八家之选,其指大略本之荆川、道思,然其圈点勾抹,多不得要领。” 鲁迅《致台静农》:“瞿氏之文,其弊在欲夸博,滥引古书,使其文浩浩洋洋,而无裁择,结果为不得要领。” 叶圣陶《遗腹子》:“医生的话殊不得要领。”


述宾 没有签订盟约或达成协议。语本《史记·大宛列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司马贞索隐引李奇曰:“要领,要契也。”《金史·韩昉传》:“累使要约,皆~。”△多用于订约方面。


【词语不得要领】  成语:不得要领汉语词典:不得要领

猜你喜欢

  • 鳖岩之讥

    源见“井蛙”。谓见笑于大方之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常怀鲐腹之诮,每惧鳖岩之讥。”

  • 同生共死

    一起生,一起死。形容情谊深厚。亦作“同生同死”。是隋文帝杨坚回顾他与郑译的友谊时所说。杨坚(541-604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其女为北周宣帝皇后。宣帝死后,杨坚遂以后父身份入宫辅政,总揽军

  • 贵不如贱

    见〔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 守财奴

    见“守钱虏”条。见“守钱虏”。《歧路灯》100回:“休听那~老姐夫话。”【词语守财奴】  成语:守财奴汉语大词典:守财奴

  • 余勇可贾

    原作“贾余余勇”。贾(gǔ),出卖。余勇可贾,原是形容自己或嘉奖他人勇武的力量多得可以出卖,后来则含讥讽意,比喻不顾条件地态度蛮横。公元前589年,齐顷公先后打败鲁、卫两国。应鲁、卫之请,晋师出兵击齐

  • 鸿都之事

    源见“鸿都买第”。指卖官鬻爵以求财货。《南齐书.裴昭明传》:“下官忝为邦佐,不能光益上府,岂以鸿都之事仰累清风。”【词语鸿都之事】  成语:鸿都之事汉语大词典:鸿都之事

  • 乐昌合镜

    源见“破镜重圆”。指夫妻离散后重新团聚。明张景《飞丸记.卺合飞丸》:“真是韩氏题红,乐昌合镜,奇哉奇哉!”

  • 钱镠射潮

    源见“射潮”。表示战胜自然的英勇气概。王德钟《题许盥孚西泠访古图》诗:“须臾吸尽越江水,可得三千钱镠射潮矢。”【典源】 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诗自注:“吴越王尝以弓弩射潮头,与海神战,自尔水不

  • 玉抵禽

    同“玉抵鹊”。南朝 齐 净住子《大忍恶对门》:“颂曰:春山之下玉抵禽,汉水之阳璧千金。”【词语玉抵禽】   汉语大词典:玉抵禽

  • 长庚梦

    《诗.小雅.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唐李阳冰《唐翰林李太白诗序》:“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曰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后以“长庚梦”喻指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