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胫而走

不胫而走

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胫,小腿。后以“不胫而走”形容事物传布迅速,风行一时。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诵之。是以不胫而走,传遍天下。”


其他 胫,小腿。没有腿,却能跑。原喻贤才投奔慕贤者。后多喻不需推行、张扬,迅速流传。也比喻东西突然丢失。语本汉·孔融《论盛孝章书》:“正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邓贤《中国知青梦》:“这条消息是被一个成都知青用自制小收音机捕捉到的,然后很快好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第十一团广大知青中~。”△形容没有推行却能迅速传播流行。→不翼而飞。也作“不胫而驰”。


解释胫:小腿。本义表示没有腿却能跑动。后用来形容事物传播迅速,风行一时。

出处东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盛宪,字孝章,东汉三国时期吴地的名士,和孔融是好朋友。孙权的哥哥孙策平定东吴后,把对自己构成威胁的英雄豪杰一一铲除。盛宪曾任吴郡太守,在当地很有名望,影响力不小,因此孙策对他非常忌惮。孔融作为好友,时时为他担心,生怕他被孙策杀掉。

于是有一天,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大力推荐盛宪,希望曹操招纳他。孔融在信中写道:“曹公您致力于匡助和恢复汉室,拯救汉家行将灭绝的宗庙社稷。而拯救汉室的方法,实质在于求得贤士。因为人们的爱好,珠宝玉器即使没有腿脚,都能自己到来。何况贤人自己有腿脚,只要真心求贤,哪能得不到呢?如今海内名士,凋零衰落,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但孝章现在被孙策压制束缚,妻儿也不在身边,孤单危险,忧愁困苦时刻伴随着他,假如忧愁能让人损伤的话,他恐怕都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假如曹公您能派一位使者,拿着您的征召命令,那么不但可以为自己招来一位贤士,而且可以成全我们的朋友之道。”

曹操采纳了孔融的意见,征召盛宪为骑都尉,但命令尚未到达,盛宪就被孙权杀害了。

近义不翼而飞

反义鲜为人知

例句

白居易的诗文浅近平易,就连老人和小孩子也都喜欢诵读。因此不胫而走,传遍天下。


【词语不胫而走】  成语:不胫而走汉语词典:不胫而走

猜你喜欢

  • 葛几化虎

    《太平御览》卷710“几”引《会稽典录》:“葛仙翁凭白桐几学数十年,白日登仙,几化为白虎,三脚两头,往往人见之。”葛仙翁(或称葛仙公),为三国时葛玄,传说他隐居庐山,刻桐木几案三足。后白日登仙,他的桐

  • 羝羊触藩

    《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又:“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后用为比喻进退两难的典故。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猛虎振槛,七年不惊;羝羊触藩,九龄能对。

  • 八骏驹

    同“八骏”。唐白居易《八骏图》诗:“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

  • 啮臂盟

    《史记.吴起列传》:“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战国时,卫人吴起早年求仕不得其志,家产荡,

  • 嵩高维岳,峻极于天

    嵩高: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境。为五岳之。《尔雅.释山》:“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嵩,一作“崧”。维:语气词,助判断。岳:高大的山。峻:高大。一作“骏”。极:至

  • 边韶寝

    源见“孝先便腹”。边韶昼日假卧,弟子曾私嘲其懒。故以“边韶寝”称昼眠。宋司马光《次韵和邵不疑假书江邻幾知方酣寝为诗通意》:“虽如边韶寝,且异宰予懒。”【词语边韶寝】   汉语大词典:边韶寝

  • 无儿邓攸

    源见“邓攸无子”。惋惜有德之人绝嗣。唐白居易《崔侍御以孩子三日示其所生诗见示因以二绝和之》之二:“弄璋诗句多才思,愁杀无儿老邓攸。”

  • 依傍门户

    源见“傍人门户”。谓依赖或因袭他人。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浙中王门学案五》:“其时东南讲会甚盛,先生不喜干与,以为此辈未曾发心为道,不过依傍门户,虽终日与之言,徒费精神,彼此何益!”

  • 季珪士首

    《三国志.魏书.崔琰传》:“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惮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明帝时,崔林尝与司空陈群共论冀州人士,

  • 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毒:毒辣。丈夫:男子汉。 恨心小的人,不是君子,手段不毒辣的人,不是丈夫。 元明戏剧小说中的熟语,反映了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语出元.关汉卿《望江亭》二折:“常言道:‘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