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举案齐眉”。清钮琇《觚賸.汤素畹》:“眉案未输鸿与耀,只愁时事正纷然。”清沈起凤《谐铎.妙画代良医》:“男儿离绣帏三尺,便当跳入云霄,是非梁伯鸾,谁能谨守眉案?”【词语眉案】 汉语大词典:眉案
陶土制的狗,泥土塑的鸡。比喻无用之物。南朝梁元帝萧绎《金楼子.立言上》:“夫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涂土不能代劳,木马不中驰逐。”并列 土做的狗,瓦捏的鸡。比喻徒有虚名实则无用之物。语本南朝梁
《资治通鉴.唐哀帝天祐三年》:“罗绍威(后梁人,字端己,他崇拜后梁太祖朱温,官至中书令)既诛牙军,虽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绍威悔之,谓人曰:‘合六州四十三县铁,不能为此错(错,一注为鑢,即锉刀;另有
源见“北山移文”。指厌倦官场生活,期待着归隐。宋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词:“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并列 比喻厌倦官场,想要归隐的心情。宋·王奕《南乡子·和谢潜庵蒋山》词:“搔首倚薰风
源见“三生石”。指因缘前定。清查慎行《和竹垞小九曲石壁》:“石上三生事渺茫,题诗重过苾?房。”
《礼记.儒行》:“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郑玄注:“稽,犹合也,古人与合则不合于今人也。”后因以“居稽”指怀古。清刘大櫆《程易田诗序》:“念长与诸君子游处,不可得矣。居稽也,弦诵也,欣欣而忘其倦也。
源见“夫子梦奠”。指预兆人即将亡故的梦。宋范仲淹《祭吕相公文》:“两楹告兆,万乘兴哀。”
源见“梅花妆”。指描梅花于额上为饰。清蒲松龄《代毕信涉通王受兹启》:“柏叶浮金,金卮荐合欢之酒;梅花点额,玉台生并蒂之香。”
源见“兼收并蓄”。谓广泛收罗采用。宋苏轼《密州到任谢执政启》:“欲隆太平极治之风,故开兼收并采之路。”并列 广泛收集,合理采用。宋·曾巩《谢章学士书》:“~,不遗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无弃材也。”△多
源见“沐猴而冠”。喻指徒具仪表、不能成事的人。清朱彝尊《折桂令》曲:“神仙侣淮王鸡狗,衣冠队楚国猕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