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五行俱下

五行俱下

孔融《汝颍优劣论》:“汝南 应世叔(应奉字世叔),读书五行俱下。”《南史.宋孝武帝》:“少机颖,神明爽发,读书七行俱下,才藻甚美。”《梁书.简文帝纪》:“〔太宗〕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又《昭明太子统传》:“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后遂以形容读书速度极快。多称赞人资质高,十分聪明。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王性之读书真能五行俱下,往往他人才三四行,性之已尽一纸。”


【典源】《三国志·魏书·应玚传》 裴松之注引华峤《后汉书》曰:“ (应)玚祖奉,字世叔。才敏善讽诵,故世称‘应世叔读书,五行俱下’。”《后汉书·应奉列传》:“ (应) 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睹记。读书五行并下。”

【今译】 后汉应奉字世叔,自幼聪颖,才思敏捷,凡是亲身经历之事,皆默记不忘,读书奇快,能五行并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读书敏捷神速。

【典形】 目五行、五行、应奉五行。

【示例】

〔目五行〕 明·高启 《读书》:“欲究千年事,惭无目五行。”

〔五行〕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七步立成,五行不辍。”

〔应奉五行〕 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养由百发,落雁吟猿; 应奉五行,绨缃缥帙。”


【词语五行俱下】  成语:五行俱下汉语词典:五行俱下

猜你喜欢

  • 七宝枕

    《佩文韵府》卷五十六“枕”“七宝枕”下引《墨庄冗录》:“郭翰乘月卧庭中,空中一少女冉冉下,曰:‘吾天上织女也。帝命游人间,愿乞神契(神合,相结为好)。’乃升堂共枕,至晓辞去。后夜复来,至七夕忽不来,数

  • 前箸筹

    源见“留侯借箸”。指出谋划策。清黄遵宪《题樵野丈运甓斋话别图》诗:“恨不后车从,参与前箸筹。”【词语前箸筹】   汉语大词典:前箸筹

  • 团扇送秋风

    同“团扇迎秋”。唐卢汝弼《薄命妾》诗:“长为蕣华光晓日,谁知团扇送秋风?”

  • 负盐

    同“负盐车”。宋苏轼《九马图赞》:“云何寂寥,跬步山川;负盐挽磨,泪湿九泉。”

  • 檄医头疾

    《三国志.陈琳传》“军国书檄,多琳 瑀所作也”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鱼豢《三国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后以“檄医头疾”概指此事。

  • 王母种桃年

    源见“王母仙桃”。形容时间长久。唐高適《玉真公主歌》:“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种桃年。”

  • 出华胥

    源见“华胥梦”。谓梦醒。宋王安石《书定林院窗》诗之一:“竹鸡呼我出华胥,起灭篝灯拥燎炉。”元王国器《踏莎行.破窗风雨》词:“林鸠呼我出华胥,恍然枕石听流水。”

  • 许史侯盛

    《汉书.王商史丹傅喜传》:“赞曰:‘自宣(帝刘询)、元(帝刘奭shì)、成(帝刘骜áo)、哀(帝刘欣)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穷贵极富,见其位矣,未见其人也。’”汉朝自宣帝到哀

  • 天降玉棺

    《太平御览》卷五五六“礼仪部”“葬送”引《风俗通》曰:“王乔为叶令,天下一玉棺于厅事前,令臣吏试入,不动摇。乔曰:‘天帝独欲召我。’沐浴服饰寝其中,盖便立覆之。宿昔葬于城东,土自成坟。其夕,县中牛皆流

  • 梁尘踊跃

    同“梁尘飞”。鲁迅《集外集.赠人诗之二》:“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词语梁尘踊跃】  成语:梁尘踊跃汉语大词典:梁尘踊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