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介推焚死

介推焚死

源见“焚林”。指贤士爱惜名节,宁死不苟求利禄。宋陆游《放歌行》:“介推焚死终不悔,梁鸿寄食吾何病?”


【典源】 《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初学记·岁时部下》引汉·蔡邕《琴操》曰:“晋文公与介子绥俱亡,子绥割腕股以啖文公。文公复国,子绥独无所得,子绥作龙蛇之歌而隐。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绥抱木而死。文公哀之,令人五月五日不得举火。”汉·刘向《新序·节士》:“晋文公反国,酌士大夫酒,召咎犯而将之,召艾陵而相之,授田百万。介子推无爵齿而就位,觞三行,介子推奉觞而起曰:‘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此何谓也?’文公曰:‘嘻,是寡人之过也。吾为子爵,与待旦之朝也。吾为子田,与河东阳之间。’介子推曰:‘推闻君子之道,谒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使人求之不得,号呼期年。……文公待之不肯出,求之不能得,以谓焚其山宜出,及焚其山,遂不出而焚死。”

【今译】 春秋时晋国介子推 (或作“介之推、介子绥”) 跟随公子重耳流亡,周游列国,曾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重耳返国为晋文公,大赏随从流亡的臣子,独不封赏介子推。介子推在酒宴上作歌道:“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既入深渊,得其安所。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这说的是谁啊?”文公说:“噢,这是我的过失。我要封赏你,等明天的早朝吧。我封给你田地,在河东阳的地方。”介子推说:“我听说君子之道,靠请求而得到官位,有道之士是不做的。靠争竞而得到财物,廉洁的人是不要的。”于是离去而避居介山 (一作绵山) 之上。文公派人寻找而找不到他,等他又不肯出来,想焚烧山林会迫使他出山,于是焚山,而介子推终不肯出,抱树焚死。文公为他哀伤,令民间五月五日不得举火做饭。

【释义】 后以此典慨叹贤士爱惜名节,不苟求仕禄。

【典形】 焚介子、焚山、焚山林、介推焚死、绵山火不灭、士甘焚死、逃赏介推、怨句识之推、介子焚山、绵上耕。

【示例】

〔焚介子〕 唐·元稹《春六十韵》:“晋悲焚介子,鲁愿浴沂童。”

〔焚山〕 宋·王令《何处难忘酒》之二:“焚山急贤出,拔草恶奸生。”

〔焚山林〕 宋·黄庭坚《次韵答张沙河》:“策名日已污轩冕,逃去未必焚山林。”

〔介推焚死〕 宋·陆游《放歌行》:“介推焚死终不悔,梁鸿寄食吾何病?”

〔绵山火不灭〕 明·李东阳 《绵山怨》:“五蛇上天一蛇蛰,绵山经月火不灭。”

〔士甘焚死〕 宋·黄庭坚《清明》:“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逃赏介推〕 清·陈梦雷《西曹坐系书怀》:“逃赏介推徒自苦,焚山何事祸相寻。”

〔怨句识之推〕 宋·黄庭坚《寄晁元忠》:“怨句识之推,商歌知宁戚。”


猜你喜欢

  • 画荻学书

    北宋欧阳修的母亲教子学习事。荻(dí笛):生长在水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似芦苇。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宋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教他读书写字。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

  • 蚨缗

    源见“青蚨”。指钱贯。缗,穿钱的绳。明徐渭《高君墓志铭》:“驰雪塞,哭霜臣,掷狸晴,眇蚨缗。”【词语蚨缗】   汉语大词典:蚨缗

  • 于无声处听惊雷

    惊雷:炸雷。 在没有声音的地方仿佛听到了炸雷的巨响。 比喻在表面平静的局势中却醖酿着一场即将爆发的巨大事变。语出鲁迅《集外集.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

  • 射戟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尔。’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双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

  • 落帽客

    源见“孟嘉落帽”。指风流潇洒之人。唐钱起《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诗:“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 惠子五车

    同“惠施五车”。唐 范尧佐《书》诗:“葛洪一万卷,惠子五车余。”

  • 程婴忍死

    同“程婴保孤”。清归庄《读郑所南心史》诗之五:“程婴忍死难存赵,去病忘家未灭奴。”

  • 作合

    《诗.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后因以“作合”指男女结成夫妇。晋潘岳《南阳长公主诔》:“肇自弱笄,有馥其芬。言告言归,作合于荀。”引申指做媒。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适丧耦,县令为作合

  • 失楚弓

    源见“楚弓楚得”。谓丢失宝贵之物。清赵翼《题元遗山集》诗:“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 松菊荒

    同“松荒三径”。宋陆游《题阎郎中溧水东皋园亭》诗:“万钟会作梦幻过,三径空叹松菊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