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以水济水

以水济水

左传.昭公二十年》:“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对齐景公说:梁丘据处处逢迎陛下,如同用水来给水调味,谁又能喝这种淡而无味的清水呢?后以“以水济水”比喻重复别人的话来附和讨好别人。

唐.刘知几《史通.书志》:“夫前志已录,而后志仍书,篇目如旧,频烦互出,何异以水济水,谁能饮之者乎?”


偏正 把水再加到水中。比喻雷同附和,无补于事。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谁能食之?”清·王筠《菉友臆说》:“两本相校,可以互勘,胜~多矣!”△贬义。用于说明徒劳无益的行为。→人云亦云 无济于事


【词语以水济水】  成语:以水济水汉语词典:以水济水

猜你喜欢

  • 寒瓜療饥

    参见:生瓜掇食

  • 驭朽索

    同“朽索驭马”。唐白居易《辨兴亡之由策》:“安人者,敬其下也,懔乎若驭朽索,犹惧其末也。”【词语驭朽索】   汉语大词典:驭朽索

  • 潘文乐旨

    源见“乐舌潘笔”。指合作写成的文章意深辞美。清吴伟业《偶成诗》之八:“雅擅潘文乐旨,妙参羊体嵇心。”并列 指文章文辞与意旨的美妙统一。语本《晋书·乐广传》:“广善清言而不长于笔,将让尹,请潘岳为表。岳

  •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一张能言善辩的嘴,比百万雄师还有力。 极言辩士口才之可贵。语出《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文心雕龙.论说》:“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

  • 薰穴求君

    《庄子.让王》:“越人三世弑其君,王子搜(王子名搜)患之,逃乎丹穴。而越国无君,求王子搜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绥,车上的拉绳)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君乎

  • 咬牙切齿

    形容愤怒到极点。《水浒传》第七十回:“只见水军头领早把张清解来。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并列 切,咬紧。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元·孙仲章《勘头巾》2折:“为甚事~,淲得犯罪人面色如金

  • 锦衣归

    同“衣锦还乡”。清顾炎武《班定侯投笔》诗:“封侯来万里,老见锦衣归。”

  • 洛媛

    同“洛神”。宋杨亿《宣曲二十二韵》诗:“洛媛迷芝馆,星妃滞头城。”

  • 芍药之赠

    《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勺,即芍。在我国古代,男女青年相爱或情人相别,常以芍药花相赠。后因用为咏男女相恋或情人相别的典故。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牛亨问曰:‘

  • 栩栩

    同“栩栩园”。宋范成大《不寐》诗:“平生北窗眠,栩栩即圣域。”【词语栩栩】   汉语大词典:栩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