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伊于胡底

伊于胡底

伊:句首语助词。于:往。胡:何。底:尽头,终极。 弄到什么地步。 表示结果很糟。语出《诗.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郑玄笺:“于,往。底,至也。我视今君臣之谋道往行之,将何所至乎?言必至于乱。”《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机械相乘,得失倚伏,胶胶扰扰,将伊于胡底乎?”清.黄爵滋《论禁烟书》:“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慈禧太后演义》二五回:“即如裁并官缺一事,本为淘汰冗员,而外间不察,遂有以大更制度为请者,举此类推,将以讹传讹,伊于胡底?”也引作〔伊于何底〕。清.查继佐《罪惟录.抗运诸臣列传上.史可法》:“可法上疏曰:‘老成激而投簪,豪杰因之裹足,祖宗怨,天命潜移,东南一隅,不知其伊于何底也?’”清.范锴《汉口丛谈》卷五:“母泣曰:‘此女恶业,殆种自前生,不知今世伊于何底?’”


述宾 伊,句首助词,无义;于,往;胡,何;底,终点。走到哪里去。谓不知将弄到什么地步为止。形容后果不堪设想。语出《诗经·小雅·小旻》:“我视犹谋,伊于胡底。”郑玄笺:“于,往。”高亨注:“底,物的下部,此指最后境地。”清·林则徐《参劾因循不振之镇将沈镇邦等分别降勒休折》:“若不严参示儆,是南澳一带,前船虽已押回缴土,而后船又复踵至而售私,藏垢纳污,~。”△贬义。用于后果极坏之事。→不堪设想。也作“伊何底止”。


【词语伊于胡底】  成语:伊于胡底汉语词典:伊于胡底

猜你喜欢

  • 吹篪

    源见“夜月吹篪”。指行乞。清钱谦益《程将军相如挽词》:“歌姬零落吹篪去,门客凄凉乞食行。”【词语吹篪】   汉语大词典:吹篪

  • 什袭

    源见“燕石妄珍”。谓重重包裹。形容珍贵。什,十。明何景明《刘武选百鸟图》诗:“什袭翻令锦绣轻,百年转见丹青重。”【词语什袭】   汉语大词典:什袭

  • 切磋

    同“切磋琢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明黄信《明道篇》卷三:“故相与议论之间,切磋最为难。”【词语切磋】   汉语大词典:切磋

  • 惠死庄杜口

    《庄子.徐无鬼》:“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

  • 掷果香车

    同“掷果车”。明阮大铖《燕子笺.题笺》:“你看他,乌纱小帽红杏衫,与那人笑立花前,掷果香车应不忝。”

  • 竖貂

    同“竖刁”。《汉书.古今人表序》:“齐桓公,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清张笃庆《明季咏史》之四:“一任竖貂盘社鼠,谁将盐铁议弘羊?”【词语竖貂】   汉语大词典:竖貂

  • 谢安泛海

    同“谢安雅量”。宋陆游《书感》诗:“已欠谢安俱泛海,况无王粲与登楼。”【典源】《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安) 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 (

  • 彩人花胜

    参见:人胜

  • 红粉青娥

    指美女。唐代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 东山客

    源见“东山再起”。泛指隐士。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诗:“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词语东山客】   汉语大词典:东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