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作法于涼,其敝犹贪;作法于贪,敝将若之何

作法于涼,其敝犹贪;作法于贪,敝将若之何

凉:涼薄。敝:通“弊”,流弊,坏处。 在涼薄的基础上制订法令,它的不良后果尚且是贪婪。在贪婪的基础上制订法令,其不良后果又将如何?语出《左传.昭公四年》:“郑子产作丘赋,浑罕曰:‘君子作法于涼,其敝犹贪;作法于贪,敝将若之何?’”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臣闻作法于涼,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将安救?示人以义,其患犹私;示人以私,患必难弭。”


猜你喜欢

  • 隐居放言

    避世隐居,任意高谈阔论。《论语.微子》:“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身中清:指他们的行为符合廉洁之道。废中权:指他们处在乱世则自己废弃免祸,符合权变之道。

  • 如皋获雉

    同“如皋射雉”。清 范驹《点绛唇.有美而不得所匹者感其事代诉之》套曲:“曾听说御如皋获雉嫣然粲,曾听说怼庸材暮景词人赧。”

  • 嘲昼眠

    源见“孝先便腹”。谓白昼小寐而被人嘲笑,喻指受到规范的约束。宋陆游《家居》诗之三:“有客问奇字,无人嘲昼眠。”

  • 星火燎原

    原指小的疏忽会酿成大祸,今喻新生的力量开始时固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宏伟前途。商朝盘庚在位期间,迁都于殷。针对臣民不安新居的心情,作《盘庚》对他们进行规戒、开导。其中对于贵族、官吏用词更为尖锐和严

  • 以杀去杀,以刑去刑

    执行死刑,是为了以后没人触犯死刑;实施刑罚,是为了以后不用刑罚。 表示刑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犯罪。语出《商君书.画策》:“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也引作〔以刑止刑,以杀止杀〕。唐.

  • 官蛙晋惠

    源见“晋惠闻蛙”。喻指愚昧昏庸的君王。柳亚子《读巢南诗即题其后》诗:“官蛙晋惠原庸主,冻雀唐昭岂霸才。”

  • 天工人代

    《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后因以“天工人代”谓天的职司由人代替执行。唐吴兢《贞观政要.论择官》:“且选众授能,非才莫举,天工人代,焉可妄加。”见“天工人可代”。唐·吴兢《贞观政要·论

  • 虚舟任触

    《淮南子.诠言训》:“方船济乎江,有虚船从一方来,触而覆之,虽有忮心,必无怨色。有一人在其中,一谓张之,一谓歙之,再三呼而不应,必以丑声随其后,向不怒而今怒,向虚而今实也。”《淮南子》用空船不怕和别的

  • 拥帚

    同“拥篲”。南朝 梁何逊《七召》:“心绝内战,事无外欲。横经者比肩,拥帚者继足。”【词语拥帚】   汉语大词典:拥帚

  • 凿开混沌

    源见“凿窍”。喻指改造事物原有的自然状态。柳亚子《西湖谒曼殊墓有作》诗之三:“凿开混沌原多事,地下骚灵倘谅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