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燕诒”。清赵翼《孙曾》诗:“吃饭穿衣吾不管,燕贻各有乃翁谋。”《花月痕》二六回:“功德享乎燕贻,勋名图于麟阁。”【词语燕贻】 汉语大词典:燕贻
同“雾豹”。清毛奇龄《奉赠吴金吾七十初度》诗:“清江藏龙雾藏豹,七十年来并渔钓。”
《晋书.毕卓传》:“卓少希放达,为胡毋辅之(人名)所知。大兴(晋元帝年号)末,为吏部郎,尝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瓮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瓮侧,
源见“凿窍”。比喻改变本来的自然面目。《南史.沈麟士传》:“明府德履冲素,留心山谷,是以被褐负杖,忘其疲病。必欲饰混沌以蛾眉,冠越客于文冕,走虽不敏,请附高节,有蹈东海死耳,不忍受此黔劓。”
同“怯弦”。唐方干《新月》诗:“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
比喻屈原有广博之学识和见闻、记忆力很强。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人。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初辅佐楚怀王,任左徒(参预
《汉书.礼乐志》:“天马来,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东汉.应劭注:“阊阖,天门。玉台,上帝之所居。”《楚辞》东汉.王逸《九思.伤时》:“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注:“太一,天帝所在,以玉为台也
《宋史.韩世忠传》:“初,世忠谓敌至必登金山庙,观我虚实。乃遣兵百人伏庙中,百人伏岸浒,约闻鼓声,岸兵先入,庙兵合击之。金人果五骑闯入,庙兵喜,先鼓而出,仅得二人,逸其三,中有绛袍玉带、既坠而复驰者,
同“荀令香”。清 黄鷟来《朝阙楼》诗:“郑公宅坏空遗笏,荀令衣香欲染松。”【词语荀令衣香】 成语:荀令衣香汉语大词典:荀令衣香
源见“未能免俗”。谓依然受习俗所缚。宋范成大《胡宗伟罢官改秩》诗:“君言薄官淡无味,免俗未能聊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