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货殖传》:“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伤化:有伤教化;败俗:败坏习俗。意谓好的社会风尚道德人伦遭到破坏,乃是世道大乱的根由。今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九回:“纣王以为
源见“夔一足”。谓人才难得。宋辛弃疾《满江红.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词:“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
《晋书.恒温传》:“(温)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彝以峤所赏,故遂名之曰温。”东晋大司马桓温降生未满周岁,温峤即称他骨相奇伟。后用为咏相貌奇伟不
《易.乾卦》:“龙战于野,其血玄(黑色)黄。”由龙战流血,推及人世间的战争,故后以“战玄黄”形容战争或斗争的激烈残酷。一九四九年四月廿九日,毛泽东同志写了一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送给他。同月,柳在香港
源见“乘槎”。谓乘仙舟登天遨游。宋刘仙伦《贺新郎.题吴江》词:“恍若乘槎河汉上,怕客星、犯斗蛟龙怒。”
源见“食玉炊桂”。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清顾炎武《寄次耕》诗:“相对愁珠桂,流民辇下多。”【词语珠桂】 汉语大词典:珠桂
源见“相思树”。比喻夫妻分离。宋孙光宪《清平乐》词:“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并列 连着的树枝又长出了分枝。比喻夫妻离散。宋·孙光宪《清平乐》:“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
荼:苦菜。荠:菜名,味甜。 谁说荼菜味苦,和我内心痛苦相比,它倒像荠菜那样甘甜。 后用以表示虽苦犹甜。语出《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后汉书.史弼传》:“弼曰:‘谁谓荼苦,其甘如
蛊(gǔ古):传说把许多毒虫放在器皿里,使互相吞食,最后剩下不死的叫蛊。 蛊惑:毒害;迷惑。常指用不正当方法来鼓动和迷惑、毒害人们的思想情绪。 博尔辉(?-1651年),又作博尔惠,姓他塔喇,满洲正白
同“入幕宾”。明李梦阳《送照磨省觐》诗:“入幕郗超难许并,题桥司马直须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