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

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以假冒真,或偷换事物的内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这里的“偷梁换柱”指王熙凤乘宝玉神志不清之时,以宝钗冒充黛玉,与宝玉成婚。


连动 原形容力大无比,后用以喻暗中玩弄手法改换事物的内容或性质。《红楼梦》97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姐妹之情。”△贬义。多用于行为方面。→偷天换日 ↔真实无妄。也作“抽梁换柱”。


解释偷:暗中。梁、柱:古代排列战阵的术语,战阵的前后部位为梁,中央部位为柱,梁、柱部位安排的都是最精锐的士卒。本指暗中抽走盟军最精锐的部队而换上自己最精锐的部队,最终趁机控制、吞并盟军。后用来比喻用欺骗的手法暗中改变事物的内容或事情的性质。

出处《三十六计·并战计》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

《三十六计》中的“并战计”主要讲在军阀混战的状态下,军阀之间时而结盟为友、时而为敌,自己一方要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化盟军之力为己力。“偷梁换柱”之计的要诀就是,要频繁变动盟军的战略部署,抽调他最精锐的部队,等待他自己溃败,然后趁机吞并他的部队和地盘。这就像行车的时候拽住车轮不让前进一样。

红楼梦》第九十七回中讲,林黛玉的丫环紫鹃见黛玉病发,而贾府上下正忙着张罗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礼,没人可以帮忙,于是求助于大观园内孀居的李纨。李纨在赶往黛玉住处的路上,心里非常难受,大家姐妹一场,更兼黛玉容貌、才情无双,不想她年级小小,就要命归黄泉。更让人心酸的是,偏在这个时候,王熙凤想出了让宝钗冒充黛玉和宝玉结婚的计策,来替宝玉冲喜。因为贾母、王熙凤等人不让大家给黛玉透露宝玉结婚的消息,所以自己也不好到黛玉的住处,使自己在黛玉临终前也不能略尽姊妹之间的情谊,真是可怜可叹。

例句

他耍了一个偷梁换柱的花招,把大家都骗了。


【词语偷梁换柱】  成语:偷梁换柱汉语词典:偷梁换柱

猜你喜欢

  • 己溺己饥

    《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谓视人民的疾苦责在于己,因而以解除人民的痛苦为己任。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或己溺己

  • 镆邪

    同“莫邪”。镆,通“莫”。《汉书.扬雄传上》:“蒙盾负羽,杖镆邪而罗者以万计。”【词语镆邪】   汉语大词典:镆邪

  • 求马骨

    源见“千金市骨”。比喻求贤招才的迫切与诚意。明周用《厓山》诗:“千里有心求马骨,六宫无力挽龙颜。”

  • 龙髯与遗弓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

  • 灵鹊填河

    同“乌鹊填桥”。清蒋士铨《空谷香.护兰》:“灵鹊填河,犹无定期。”【词语灵鹊填河】  成语:灵鹊填河汉语大词典:灵鹊填河

  • 湘筠

    同“湘妃竹”。宋辛弃疾《江神子.和陈仁和韵》词:“湘筠帘卷泪痕斑。珮声闲,玉垂环,个里柔温容我老其间。”明刘基《阮郎归.怨情》词:“苍梧苦雾压湘筠,猿啼不见君。”【词语湘筠】   汉语大词典:湘筠

  • 倾巾漉

    源见“酒漉纱巾”。用头巾滤酒取饮。形容洒脱不羁的生活方式。唐白居易《答皇甫十郎中秋深酒熟见忆》诗:“未暇倾巾漉,还应染指尝。”

  • 蟾蜍

    《淮南子.精神训》:“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后汉书.天文志上》“言其时星辰之变”南朝 梁刘昭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蠩。”后用为月亮的代称。亦简称蟾。唐

  • 翻空出奇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意翻空而易奇。”后因用“翻空出奇”形容字画、诗文等一反前人窠臼、陈言,而以独特的想象构思取胜。宋刘克庄《题吴必大检察〈山林素封集〉》:“吴君此集十有七篇皆翻空出奇,幻

  • 刚褊自用

    见“刚愎 自用”。宋·苏轼《提举玉局观谢表》:“~可谓小忠,猖狂妄行,乃蹈大难。”【词语刚褊自用】  成语:刚褊自用汉语大词典:刚褊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