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看囊钱”。清钱谦益《跋〈渭南文集〉》:“穷子为他家数宝,人皆知其无看囊一钱耳。”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鳞介篇》:“鲤,脊中鳞一道,每鳞有小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因以“三十六鳞”为鲤鱼的别称。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六:“段成式以灵蓝纸赠温庭筠,有诗云:‘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裹
地位虽高,但无倾危之忧;器物虽满,但无盈溢之患。 常用作戒骄戒奢之辞。语出《孝经.诸侯章》:“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汉.刘向《说苑
《史记.田单列传》:“(战国时,齐将田单与燕国战)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
源见“变豹”。谓如豹文那样发生显著变化。比喻人的行为变好或势位显贵。《三国志.蜀后主传》:“不惮屈身委命,以爱民全国为贵,降心回虑,应机豹变,履信思顺,以享左右无疆之休。”南朝 梁 刘孝标《辨命论》:
同“谢庭兰玉”。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诗:“当时拟弄掌中珠,岂谓先摧庭际玉。”
同“退避三舍”。宋刘克庄《题蔡炷主簿诗卷》诗:“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述补 退让和回避。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
《北史.倭国传》:“有如意宝珠,其色青,大如鸡卵,夜则有光,云鱼眼睛也。”目珠,指鱼之目是为夜有光明的宝珠,称如意珠。唐.韩愈《叉鱼招张功曹》:“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词语目珠】 汉语大词典
源见“箧中书”。指诽谤之辞。明陈子龙《送曾宪长霖寰年丈》诗:“季布一言何易罢,乐羊两箧有谁收?”
源见“买臣采樵”。谓志士尚处贫困。唐韦应物《沣上西斋寄诸友》诗:“等陶辞小秩,效朱方负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