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冯唐已老

冯唐已老

同“冯唐易老”。唐王维《重酬范郎中》诗:“扬子《解嘲》徒自遣,冯唐已老复何论!”


见“冯唐易老”。唐·杜甫《寄岑嘉州》:“谢朓每篇堪讽诵,~听吹嘘。”


【典源】《史记·冯唐列传》:“ (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 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说 (悦),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今译】 汉文帝时,冯唐年纪已很大,仍作郎官,文帝乘车路过,觉得奇怪,问他,冯唐谈了自己对执法的一些看法,如对云中守魏尚的处罚过重。文帝以为然,派冯唐持节赦免魏尚。至汉武帝时,冯唐年九十余,又被举荐为贤良,但已不能为官了。

【释义】 后以此典感慨岁月蹉跎,人已老去,不被任用。

【典形】 白首不见招、悲冯、持节云中、冯颠、冯公老、冯唐头白、冯唐已老、老冯唐、尚少弃冯唐、晚似冯公。

【示例】

〔白首不见招〕 晋·左思 《咏史》:“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悲冯〕 清·唐孙华《闲居写怀》:“庞眉既潜颜,皓首仍悲冯。”

〔持节云中〕 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冯颠〕 宋·苏轼《次韵张昌言给事》:“冯颠久已敧残雪,戎眼何曾眩落晖。”

〔冯公老〕 唐·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未及冯公老,何惊孺子贫。”

〔冯唐头白〕 明·刘基《登南海驿楼》:“冯唐头白偏多感,倚遍天南百尺楼。”

〔冯唐已老〕 唐·王维《为杨郎中祭李员外文》:“恨冯唐之已老,喜相如之同时。”

〔老冯唐〕 宋·陆游《午晴试笔》:“此去得非穷李广,向来元是老冯唐。”

〔尚少弃冯唐〕 唐·白居易《渭村退居》:“重文疏卜式,尚少弃冯唐。”

〔晚似冯公〕 金·元好问《感兴》:“勤如韩子初无补,晚似冯公岂见招。”


【词语冯唐已老】  成语:冯唐已老汉语词典:冯唐已老

猜你喜欢

  • 青冢埋魂

    源见“昭君出塞”。青冢,指王昭君墓,传说当地多白草而此冢独青,故名。谓远死于他乡。宋欧阳修《唐崇微公主手痕》诗:“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

  • 寻嵇

    源见“吕安题凤”。谓寻访好友。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诗:“访戴昔未偶,寻嵇此相得。”

  • 伏盐车

    同“骥伏盐车”。唐钱起《送沈仲》诗:“举酒常叹息,无人达子虚。夜光失隋掌,骥?伏盐车。”唐 牛上士《古骏赋》:“垂两耳兮伏盐车,倚双辀兮惭蹇驴。”

  • 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狂夫:无知妄人。 虽狂夫的无知妄言,圣人也加以采择。 表示古代圣人虚心听取各方意见。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汉书.盖宽饶传》:“太子庶子王生予书曰:‘夫君子直而不挺

  • 害马

    《庄子.徐无鬼》:“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郭象注:“马以过分为害。”成玄英疏:“害马者,谓分外之事也。”后因以“害马”喻指有危害性的事物。晋孙绰《游天台山赋

  • 襦袴讴

    同“襦袴歌”。宋王禹偁《送陈侯之任同州》诗:“同州古三辅,北望雄且优。诏条得以布,民瘼得以求。勿谓绮纨子,当有襦袴讴。”【词语襦袴讴】   汉语大词典:襦袴讴

  • 灵光鲁殿

    同“鲁灵光殿”。柳亚子《送蜕庵先生赴燕市》诗:“湖海萍踪几十年,灵光 鲁殿独岿然。”

  • 唱刀镮

    源见“大刀头”。谓渴望顺利还归。《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二五回:“记得昨宵踏歌处,有人连臂唱刀镮。”

  • 五伦十起

    《后汉书.第五伦传》:“……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

  • 面壁参

    源见“达摩面壁”。谓默坐静修,参悟禅机。宋刘克庄《题小室》诗之一:“近来弟子俱行脚,谁伴山僧面壁参?”【词语面壁参】   汉语大词典:面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