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人遇可疑之事因无法解释而想入非非。语出宋.吕本中《师友杂志》:“尝闻人说鬼怪者,以为疑心生暗鬼,最是要切议论。”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一九.韩氏放鬼》:“鄱阳民韩氏妪死,倩族人永宁寺僧宗达宿焉。达瞑
同“赤县神州”。清李渔《奈何天.师捷》:“把中原厮扰,军声似海涛,看取神州赤县似蜃气潜消。”李大钊《青春》:“神州赤县,古称天之府,胡以至今徒有万木秋声、萧萧落叶之悲,昔时繁华之盛,荒凉废落至于此极也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不仅不能制止,反而更助长其威势。《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偏正 用火来救火灾,不仅不能制止,反更助长其势。比喻方法不当,事与愿违。语出《庄子·人世间》:
同“晏子裘”。宋李曾伯《沁园春.月夜自和》词:“怅江湖幸有,季鹰鲈鲙,田园忍负,晏子狐裘。”
汉贾谊《新书.春秋》载:春秋 楚 惠王(一说楚庄王)食寒葅,有蛭,恐司厨者获罪,乃暗吞之。后因以“楚王吞蛭”称颂王者宽仁待下。《旧唐书.姚崇传》:“楚王吞蛭,厥疾用瘳……皆志在安人,思不失礼。”
同“饭牛歌”。唐陆龟蒙《同皮袭美访寂上人》诗:“明时尚阻青云步,半夜犹追白石吟。”
源见“萧芝雉随”。对野鸡的雅称。唐钱起《酬苗发员外宿龙池寺见寄》诗:“宁知待漏客,清夜此从容。暂别迎车雉,还随护法龙。”
十二支中“午”的别称。《尔雅.释天》:“(太岁)在午曰敦牂( ㄗㄤ zāng 赃)。”【词语敦牂】 汉语大词典:敦牂
茹( ㄖㄨˊ rú ):吃。 软弱的也不吃掉,坚硬的也不吐出。 比喻不凌弱畏强,欺软怕硬。语出《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艺文类聚》卷四十引《楚国先贤传》:“孙俊字文英,与李元礼俱娶太尉桓焉女。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后因以“乘龙佳婿”为赞誉好女婿之典。《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高赞为选中了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