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匹夫之勇

匹夫之勇

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匹夫之勇,指单凭个人力量的血气之勇。孟子在回答齐宣王提出的与邻国来往应持什么原则时说,应该象商汤和周文王那样,以仁爱为怀来处理与邻国的关系。齐宣王对此深为钦服,但又觉得自己喜欢狠斗,恐怕难以达到商汤和周文王那样的境界。为此,孟子指出,大王所说的勇只是小勇而不是大勇。他说,我恳请大王不要喜爱小勇,那种拔出宝剑,圆睁双目说着谁敢上前的人只能是与个别人对敌的小勇。我恳请您把您喜爱的勇加以扩大,达到象周文王那样的大勇,一旦勃然大怒,使天下的人民都得到安全。

【出典】:

孟子·梁惠王》下:“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例句】:

东汉·班固《汉书·韩信传》:“项王意乌猝嗟,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也。”


偏正 匹夫,普通人。指不用智谋,单靠个人逞能的勇敢。语出《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孟子·梁惠王下》:“此~,敌一人者也。”△贬义。多用于表现人物有勇无谋方面。→有勇无谋 ↔智勇双全


解释指不用智谋而单凭个人胆量的勇气。

出处国语·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致力于发展经济,增加人口,笼络人心,卧薪尝胆,准备复仇。几年之后,时机成熟,全国百姓斗志高昂,大家纷纷说:“越国的人民爱戴您就像爱戴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们想为父母报仇,臣子们想为君主报仇,哪能不尽心尽力?现在我们请求对吴作战。”勾践于是决定进行复仇战争,他召集民众说:“我听说古代的贤君,不怕自己的人数不够,而怕自己人的志向操行缺少受辱报耻的勇气。现在夫差已经有战士十万三千人,都穿着犀牛皮做的高级铠甲,但是他不担心这些士兵没有操行,反而仍担心自己人数不足。我现在就要帮助老天消灭他。”勾践同时宣布作战纪律:“我不需要个人逞能的那种勇敢,我需要大家共同进退。进击时要想到奖赏,败退时要想到惩罚,这样就会得到必有的赏赐;如果前进时不听命令,败退时不知耻辱,就一定会得到应有的惩罚。”由于军队号令严明,斗志昂扬,勾践这次对吴复仇节节胜利。最终,夫差求和不成自杀,吴国就此灭亡。

例句

项羽一声怒吼能吓退千军,但他不能任用贤能、运筹帷幄,所以只能算匹夫之勇。


【词语匹夫之勇】  成语:匹夫之勇汉语词典:匹夫之勇

猜你喜欢

  • 椒庭

    后妃所居的宫殿,义同“椒房”。《宋书.后妃传论》:“自元嘉以降,内职稍繁,椒庭绮观,千门万户,而淫妆怪饰,变炫无穷。”隋代薛道衡《昭君辞》:“我本良家子,充选入椒庭。【词语椒庭】   汉语大词典:椒庭

  • 灵均泽畔

    源见“泽畔吟”。指屈原被流放后在江畔行吟。灵均,屈原字。宋欧阳修《啼鸟》诗:“可笑灵均 楚泽畔,离骚憔悴愁独醒。”

  • 乌夜啼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唐书.乐志》曰:“乌夜啼者,宋临川王义庆所作也。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义康于豫章。义庆时为江州〔相〕,至镇相见而哭。文帝闻而怪之,征还宅,大惧。伎妾夜闻乌夜啼声,叩其阁云:‘明日

  • 鲛人诉泣

    源见“鲛人泣珠”。指流泪成珠。亦用以形容如泪珠之物。宋葛长庚《贺新郎.雪》词:“扑落梅梢穿度竹,恐是鲛人诉泣。”按,此例是用以状雪。

  • 紫塞

    长城的别名。晋代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汉塞亦然,故称紫塞焉。”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词语紫塞】   汉语大词典:紫塞

  • 分玉镜

    同“分镜”。宋吴潜《水调歌头.夜来月佳甚呈景回自昭二兄戊午八月十八日》词:“问渠侬,分玉镜,断金钗。”

  • 陬隅跃清池

    《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陬(zōu)隅跃清池。’桓问:‘陬隅是何物?’答曰:‘蛮名鱼为陬隅。’桓公曰:‘作诗

  • 山阳宅

    源见“山阳笛”。喻称亡友故居。唐武元衡《经严秘校维故宅》诗:“掩泪山阳宅,生涯此路穷。”

  • 疑晋竖

    源见“病入膏肓”。形容因病虚而心神恍惚。前蜀韦庄《贼中与萧韦二秀才同卧重疾二君寻愈余独加焉恍惚之中因有题》诗:“胸中疑晋竖,耳下斗殷牛。纵有秦医在,怀乡亦泪流。”

  • 乘鸾子

    同“乘鸾女”。宋苏轼《和张耒高丽松扇》:“犹胜汉宫悲婕妤,网虫不见乘鸾子。”【词语乘鸾子】   汉语大词典:乘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