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裘:皮衣。腋:胳肢窝。特指兽腋下的毛皮。 贵重的狐裘,非取于一狐之腋而成。 比喻聚集众力所办的大事,不是一人之力所能成功。语出《慎子.知忠》:“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墨子.亲士》:“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后多引作〔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史记.刘敬、叔孙通传.赞》:“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故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大厦之材,非一丘之木;太平之功,非一人之略也。”宋.徐铉《舒州周将军庙碑铭》:“凌云之构,非一木之材;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结构第一》:“语云:‘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以此赞时人新剧,可谓完评。”


见“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


【词语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成语: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汉语词典: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猜你喜欢

  • 斧柯烂

    源见“柯烂忘归”。表示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宋陆游《甲寅元日予七十矣酒间作短歌示子》:“我昔自蜀归,百年已过半。观棋未终局,回视斧柯烂。”

  • 众人国士

    《战国策.赵策一》:豫让为知伯报仇,伏在桥下刺杀赵襄子,被捉住后,襄子问他为什么一定要为知伯报仇,“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战国时,

  • 僮指

    《史记.货殖列传》:“僮手指千。”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僮,奴婢也。古者无空手游日,皆有作务,作务须手指,故曰手指,以别马牛蹄角也。”后因以“僮指”称僮仆,奴婢。唐柳宗元《送从弟谋归江陵序》:“〔

  • 河汉乘槎

    源见“乘槎”。谓出使远征。元 孛罗御史《一枝花.辞官》套曲:“胜潘岳河阳种花,笑张骞河汉乘槎。”

  • 磻溪钓

    《宋书.符瑞志上》:“周文王至于磻溪之水,吕尚钓于涯,王下趋拜曰:‘望公七年,乃今年光景于斯。’尚立变名答曰:‘望钓得玉璜,其文要曰:姬受命,昌来提,撰尔雒钤报在齐。’”相传姜太公(吕尚)在磻溪垂钓得

  • 周召

    参见:周召分陕【词语周召】   汉语大词典:周召

  • 观过斯知仁矣

    过:错误。仁:这里同“人”。 看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语出《论语.里仁》:“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后汉书.吴祐传》:“掾以亲故,受污秽之名,所谓观过斯知仁矣。”

  • 暗中摸索可识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许敬宗性轻傲,见人多忘之。或谓其不聪,曰:‘卿自难记,若遇何、刘、沈、谢(注:指南朝何逊、刘孝绰、沈约、谢朓,他们都是当时著名文人。或作‘曹、刘、沈、谢’,则曹指曹植,刘指

  • 金瓯藏名

    源见“名动金瓯”。形容名高才大将受重用。明 汤式《南吕一枝花.赠人》曲:“金瓯应已藏名讳,麟阁终当绘像仪。”

  • 未焚徙薪

    同“曲突徙薪”。《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晓得临渴掘井,那会得未焚徙薪?”其他 火患未起,先将柴草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喻世明言》卷39:“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