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却死香

却死香

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聚窟洲》:“聚窟洲在西海中申未之地,地方三千里,北接昆仑二十六万里,去东岸二十四万里,上多直仙、灵官,宫第比门,不可胜数,及有狮子、辟邪、凿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洲上有大山,形似神鸟之象,因名之为‘神鸟山’。山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花叶香闻数百里,名为‘反魂树’。扣其树,亦能自作声,声如群牛吼,闻之者皆心震神骇。伐其木根心,于釜中煮,取汁更微火煎如黑饧状,令可丸之,名曰‘惊精香’,或名之为‘震灵丸’,或名之为‘反生香’,或名之为‘震檀香’,或名之为‘人鸟精’,或名之为‘却死香’,一科六名。斯灵物也,香气闻数百里,死者在地,闻香气乃活,不复亡也。”可参阅《太平御览》卷八八六“妖异部”“魂魄”引东方朔《十洲记》。

据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说,西海聚窟洲上生长着一种象枫树一样的树,这种树名叫“反魂树”。树的花和叶极香,在数百里之外都可以闻到。如果取树根的木心加水在锅中煮,取汁再用微火熬成糖饴状,然后制成丸,这就是“惊精香”,又叫做“反生香”、“却死香”等等。这种灵丹,香气远闻数百里,人死了,一闻到这种香气,便立刻能够复活。

这些虽然都是无稽之谈,但作为一个古代故事,后以“却死香”、“返生香”、“返魂香”等常用为还魂复活的典故。

唐.李商隐《李义山诗集》卷四《寓怀》诗:“草为回生种,香缘却死薰。”即用此事为典。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

宋.王禹偁《芍药》诗:“羽客谱传尸解术,仙家重燕返魂香。”


【词语却死香】   汉语词典:却死香

猜你喜欢

  • 赍志以殁

    同“赍志而殁”。宋范浚《徐忠壮传》:“议既格沮,兵不复出……而卒赍志以殁,义士所为悼叹者也。”见“赍志没地”。清·侯方域《阳羡宴集序》:“一时同事者若吴贵池之蹈刃而死,李华亭之~,风飘烟散,略已如期。

  • 齐彭殇

    《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彭祖,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寿八百岁。殇子,幼年早死者。齐,等量齐观。对于这段话的含义,我们试作出如下解说:天地间客观存在

  • 执鞭

    手拿鞭子为人驾驭车子,引申为景仰、追随别人的意思。《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史记.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忻:同“欣”。【词语执鞭

  • 王乔曳舄

    源见“王乔凫舄”。咏野鸭。唐李峤《凫》诗:“李陵赋诗罢,王乔曳舄来。”

  • 鹪栖

    源见“鹪鹩一枝”。比喻聊可安身之处。明屠隆《綵毫记.汾阳报恩》:“天寒白屋贫,幽居无四邻,蝇须聊自馆,鹪栖稳。”【词语鹪栖】   汉语大词典:鹪栖

  • 暴室

    汉时宫中隔离与囚禁宫女或后妃的地方。《汉书.宣帝纪》:“既壮,为取暴室啬夫许广汉女。”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暴室,宫人狱也,今曰薄室。”《后汉书.桓帝邓皇后纪》:“诏废后,送暴室,以忧死。”唐李贤注引

  • 蜗舍

    同“蜗牛庐”。南朝 梁何逊《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栖息同蜗舍,出入共荆扉。”【词语蜗舍】   汉语大词典:蜗舍

  • 春申客屦

    同“春申珠履”。宋吴文英《瑞鹤仙.赠丝鞋庄生》词:“任真珠装缀,春申客屦,今日风流雾散。”

  • 孤凤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得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楚狂士接舆曾用凤歌讽谕孔子不要热衷于从政。

  • 幕上燕

    同“幕燕”。南朝 梁庾肩吾《和晋安王咏燕诗》:“可怜幕上燕,差池弄羽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