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吕虔佩刀

吕虔佩刀

源见“吕虔刀”。谓担当重任。唐李瀚蒙求》:“雷焕送剑,吕虔佩刀。”


【典源】《艺文类聚》卷六十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曰:“初,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可服此刀。虔谓别驾王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晋书·王祥传》亦载,后有“祥固辞,强之乃受。祥临薨 (hong),以刀授 (王) 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览后奕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

【今译】 魏时徐州刺史吕虔有把好佩刀,让技工来相看,说是只有三公才可佩此刀。吕虔对别驾王祥说:“如果不是可佩的人,刀或许有害,阁下有公相之分,就赠给您吧。”王祥再三推辞后才接受,后果位至三公。王祥临死时将刀赠其弟王览,王览也位至高官。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官居高位或有高官之望。

【典形】 宝刀世载、吕刀、吕虔刀、吕虔佩刀、佩刀世三公、识佩刀、王祥佩刀、贻佩刀、宰相刀、传刀自吕虔、佩刀成气象、王祥得佩刀、传家宝刀、重佩刀。

【示例】

〔宝刀世载〕 北周·庾信《伤王司徒褒》:“宝刀仍世载,雕戈本旧传。”

〔吕刀〕 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佩吕刀而邵美,已赞褰帷之游。”

〔吕虔刀〕 宋·杨亿《偶怀》:“平生林壑志,误佩吕虔刀。”

〔吕虔佩刀〕 唐·杜牧《送苏协律从事振武》:“王粲暂投笔,吕虔初佩刀。”

〔佩刀世三公〕 宋·陆游《甲午十一月十三夜梦》:“此梦怪奇君记取,佩刀犹得世三公。”

〔识佩刀〕 明·李东阳《送傅日会还新喻》:“岁月供铅椠,交情识佩刀。”

〔王祥佩刀〕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柳遐墓志》:“王祥佩刀,世为卿族; 鲍永骢马,家传司隶。”

〔贻佩刀〕 唐·卢象《送凉历下古城西北》:“谢脁出华省,王祥贻佩刀。”

〔宰相刀〕 唐·元稹《哭吕衡州》之二:“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


猜你喜欢

  • 南郭子綦

    《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成玄英疏:“楚昭王之庶弟,楚庄王之司马

  • 八百诸侯

    八百:表示多数,虚指。诸侯:各小国国君。规定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有出军赋与服役义务。此典指周武王不约而与八百诸侯会师,诸侯都说,商纣王可以讨伐。【出典】:《史记》卷4《周本纪》120页:“是时,

  • 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栽:种植。培:在植物根株上加土。倾:倾危。覆:推翻。 可以栽培的就加以栽培,已经倾危的就把它推倒。 意谓要扶优汰劣,根据事物的不同情况,采取断然的措施。语出《礼记.中庸》:“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

  • 褚伯玉隐操

    《南齐书》卷五十四《高逸传.褚伯玉传》:“伯玉少有隐操,寡嗜欲。年十八,父为之婚,妇入前门,伯玉从后门出。遂往剡居瀑布山,性耐寒暑,时人比之王仲都。在山三十余年,隔绝人物。王僧达为吴郡,若礼致之,伯玉

  • 子建八斗

    同“子建才”。唐李瀚《蒙求》:“仲宣独步,子建八斗。”

  •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人皆亲如兄弟。语出《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水浒全传》四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如何言报答之事?”明.无心子《金雀记.守贞》:“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

  • 兵不厌权

    同“兵不厌诈”。《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主谓 作战可以使用权术,迷惑敌人,使其作出错误判断。《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

  • 谁无父母

    哪一个人没有父母? 意谓人人皆有孝敬父母之心。语出《诗.小雅.沔水》:“莫肯念乱,谁无父母?”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苍苍蒸民,谁无父母?”

  • 孟子邻

    源见“孟母择邻”。喻指识书达礼的人家,多用为称美邻居之典。唐张九龄《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见赠以此篇答焉》:“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

  • 偶梗

    同“土偶桃梗”。清钱谦益《早发次士龙韵》:“偶梗休相笑,漂摇各断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