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咏絮才

咏絮才

源见“咏絮”。指女子工于吟咏的才华。宋刘筠《前槛十二韵》:“咏絮才无对,闻琴意始真。”


见“咏雪之慧”。《红楼梦》5回:“可叹停机德,堪怜~。”


古代,女子工于吟咏,有文学才华,被称为具有 “咏絮才”。《镜花缘》第六十七回: “咏絮才疏,许侍珠樱之晏。”即为此语用例。

“絮”指柳絮。这种才华为什么称为 “咏絮”才呢?

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记载:

东晋政治家、军事家谢安,在一个冬天大雪纷飞的日子里,跟他的子侄们坐在一起谈论文学。谢安颇有兴致地问他们道: “你们看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侄儿谢朗回答道: “撒盐空中差可拟。”( 像是在空中撒盐,大概可以这样比方吧?) 侄女谢道韫说: “未若柳絮因风起。”( 撒盐这个比方不太恰当吧,还不如说像柳絮随风飘舞哩!) 谢安听了,高兴得大笑起来,对侄女谢道韫的才华赞赏不已。

基于上述故事,后世便有了 “咏絮才”之说。今称女子有才,便直说 “才女”。

咏絮才”亦可言为 “柳絮才”。宋·苏轼 《谢人见和雪夜诗》:“渔蓑 ( suō) 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即用其典。


【词语咏絮才】   汉语词典:咏絮才

猜你喜欢

  • 别恨深浦

    同“别君南浦”。宋钱惟演《荷花》诗:“别恨抛深浦,遗香逐画桡。”

  • 剸犀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及至巧冶铸干将之璞,清水淬其锋,越砥敛其锷,水断蛟龙,陆剸犀革。”后以“剸犀”称扬治事的卓越才能。唐柳宗元《奏荐从事表》:“某绩茂戎轩,才优管记。操刀必割,岂谢剸犀?”【词语

  • 投鞭填江

    同“投鞭断流”。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投鞭可填江,一扫何足论?”

  • 祥琴

    《礼记.檀弓上》:“孔子既祥,五日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又《丧服四制》:“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郑玄注:“鼓素琴,始存乐也。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后因以“祥琴”指居亲丧祭祀弹奏哀乐。宋

  • 销魂

    亦作“消魂”。旧时谓人的精灵为魂。人过度受刺激而神思茫然,仿佛魂魄将离人体。多用以形容悲伤愁苦时的情状。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旧时的诗词小说中也常用以形容男女欢情。【词语销魂

  • 东陵隐

    源见“东陵瓜”。谓退官归隐。元朱希晦《感时》诗之一:“欲效东陵隐,终身老种园。”

  • 五月雪

    《太平御览》卷十二引《汉书》:“汉女者,居东海,养姑(婆母)。姑女谗之于姑(指向其母进谗言来诬陷汉女,离间婆媳关系),姑经太守诉而杀之,五月下雪(这是一种奇特夸张的描写,指奇冤感动天地,天道常规亦为之

  • 色如死灰

    形容面色惨白。《庄子.盗跖篇》:“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茫然无见,色如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见“色若死灰”。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王知古》:“保母忽惊叫仆地,~。”【词语色如死灰】

  • 偃求五鼎

    参见“主父五鼎”。

  • 一心同体

    犹言同心同德。《西游记》第三二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一心同体,共诣西方。”见“同心同德”。《西游记》32回:“话说唐僧复得了孙行者,师徒们~,共诣西方。”【词语一心同体】  成语:一心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