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亦简称为“刮目相待”,“刮目相看”。刮目:擦亮眼睛。指用新的眼光看人。后比喻人和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也应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吕蒙(178-219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阳东南)人,三国名将。少随孙策、孙权征战各地,屡建功勋,任横野中郎将。但他开始不注重学习,有勇而无谋。孙权劝他学习以求进益。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相推诿。孙权说:“我不是让你去当经学博士,只是想让你涉猎往事,以获取经验。你说事多,难道比我还多吗?我还读史书、兵书呢,并且觉得很有好处。刘秀带兵打仗时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为何不求上进呢?”从此以后,吕蒙发奋苦读,他所看的书,就是老懦士也比不上。鲁肃接替周瑜的职务后,前往江陵,路过吕蒙的驻地。鲁肃原来认为吕蒙只是一介武夫,当吕蒙问他如何功取荆州时只敷衍地说了句:“到时再应付。”吕蒙批评他说:“你身负重任,我们与关羽为邻,虽然现在吴、蜀联合,但关羽为熊虎之人,用何策略才能防备不时之虞,怎能不事先制定计划呢?”并且提出了五条谋取荆州的策略,很有价值。鲁肃听了大惊,拍着吕蒙的肩膀说:“我常说你只会打仗,到今天看来,你学识广博,不是过去的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后来,吕蒙果然为智取荆州立下头功。

【出典】: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卷54第1275页:“蒙始就学,笃志不倦……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例句】:

宋·陈亮《与吴益恭安抚书》:“三、四年来,伯恭规模宏阔,非复往时之比,钦夫、元晦已愿在下风矣,未可以寻常论也。君举亦甚别,皆应刮目相待。” 宋·杨万里《送乡僧德璘监寺缘化结夏归天童山》:“一别璘公十二年,故当刮目为相看。” 《鲁迅书信集·致钱玄同》:“即此一层,已足令敝人刮目相看,而猗欤羞哉,尚在其次也。”


猜你喜欢

  • 星期

    源见“牛郎织女”。谓二星一年一相会的七夕。唐王勃《七夕赋》:“伫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词语星期】   汉语大词典:星期

  • 逾墙

    同“钻穴逾墙”。《二刻拍案惊奇》卷九:“拟作夜谈,各陈所愿。固不为投梭之拒,亦非效逾墙之徒。”【词语逾墙】   汉语大词典:逾墙

  • 晋君听琴

    《韩非子.十过》:春秋时,卫灵公携乐官师涓访晋,晋平公欲闻新声而使师涓鼓琴。未终曲,晋乐师旷阻止不用再弹,平公问其所以,“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及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至于濮水而自投

  • 英物之啼

    《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字元子,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人。他是太守桓彝之子,晋明帝司马绍之婿。永和元年(公元三四五年)任荆州刺史,屡有战绩,后立简文帝,官至大司马,遂专擅朝政。“(桓温)生未

  • 石户

    同“石户农”。三国 魏嵇康《太师箴》:“故子州称疚,石户乘桴,许由鞠躬,辞长九州。”【词语石户】   汉语大词典:石户

  • 曲辕树

    源见“樗栎”。喻因平庸而远祸者。北周庾信《和张侍中述怀》“虽欣曲辕树,犹惧雕陵鹊。”

  • 旱魃

    传说中的旱神。《诗.大雅.云汉》:“旱魃( ㄅㄚˊ bá 拔)为虐,如惔如焚。”毛传:“魃,旱神也。”孔颖达疏引《神异经》:“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早,

  • 望尘迎

    同“望尘而拜”。唐韦应物《寄洪州幕府卢二十一侍御》诗:“同时趋府客,此日望尘迎。”

  • 薪胆

    同“卧薪尝胆”。元王逢《书无题后偶感燕太子丹事》诗之三:“几年薪胆泣孤婴,一夕南风马角生。”也比喻发愤图强的动力。李大钊《这一周》:“我们在这一天,应该回思过去一切的痛史,以作国民的薪胆。”【词语薪胆

  • 死有余辜

    谓罪大恶极,一死尚不足以抵罪。《汉书.路温舒传》:“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咎(一读 ㄐㄧㄡˋ jiù 救,一读 ㄍㄠ gāo 高,此处读 ㄍㄠ gāo 高)繇( ㄧㄠ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