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始终如一

始终如一

从开始到最后都一样,没有变化。形容能坚持到底。封隆之(485-545年),字祖裔,渤海蓨tiáo)(今河北景县)人,性情宽厚,高欢执政,四次出任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等显官。常出奇谋妙算,克敌致胜。死后,高欢很悲伤,为他追加官职,谥号“宣懿”,并对司马子如说:“封公积德业,行仁义之事,性情通达。自从跟随我以来,勤勤恳恳,意志坚定,二十多年了,一直如此,没有改变。正因为他忠信可以使人信赖,我才把后事托付给他。”

【出典】:

北齐书·封隆之传》卷21,303页:“(高祖)顾谓冀州行事司马子如曰:‘封公积德履仁,体通性达,自出纳军国,垂二十年,契阔坚虞,始终如一。以其忠信可凭,方以后事托之。’”

【例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秦纪一·昭襄王五十二年》:“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始终如一,夫是之谓大吉。” 明·陶宗仪《辍耕录·隆友道》:“既至燕寓于公囚所侧进,日以美馔馈,凡三载,始终如一。”


偏正 从始到终都一样。形容坚持到底。语出《荀子·议兵》:“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慎终如始,终始如一,夫是之谓大吉。”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虽无赫赫之勋,而治事甚勤,~。”△褒义。多用于描写为人处事方面。→善始善终 全始全终 始终不渝 ↔有始无终 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也作“始终若一”、“终始若一”。


【词语始终如一】  成语:始终如一汉语词典:始终如一

猜你喜欢

  • 雁奴

    宋陆游《古意》诗之二:“宁为雁奴死,不作鹤媒生。”曾慥《类说》卷五四引《玉堂闲话》:“雁宿于江湖沙渚中,动计千百。尤者(指领头雁)居中,令雁奴围而警采捕者。”后以“雁奴”喻指专司警戒者。清金农《秋雨》

  • 智圆行方

    《文子.微明》:“老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智圆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为也。’”后以“智圆行方”谓智虑周到通达,行为端正不苟。明张居正《襄毅杨公墓志铭》:“维公之德,智

  • 樱酪

    宋.赵令畤《侯鲭录》:“杜牧之(唐诗人杜牧字)《和裴杰新.樱桃》诗云:‘忍去烹酥酪,从将玩玉盘。流年如可驻,何必九华丹。’遂知唐人已用樱桃荐(献)酪也。”樱酪,是用樱桃和以糖做成的果浆食品。此种食品唐

  • 斫鼻

    传说古代一个名叫石的匠人能运斧砍掉涂在鼻尖上极薄的白土而不伤鼻,后以“斫鼻”比喻技巧卓越。《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垩

  • 书从外氏学

    《南史.周朗传》附《周颙传》:“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文惠太子使颙书玄圃茅斋壁。国子祭酒何胤以倒薤书求就颙换之。颙笑答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南朝宋.周颙小时候喜欢写

  • 八米诗

    源见“八米卢郎”。称誉别人诗多而好。唐张祜《寄卢载》诗:“少见双鱼信,多闻八米诗。”【词语八米诗】   汉语大词典:八米诗

  • 博具投江

    《晋书.陶侃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蒲博之具,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摴蒲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耶!

  • 三献三刖

    源见“和氏之璧”。喻怀才不遇,蒙冤受害。清归庄《昆山石歌》:“贵玉贱石非通论,三献三刖千古恨!”

  • 烟霞友

    源见“泉石膏肓”。指游山玩水的朋友。明高攀龙《湖上闲居季思子往适至》诗:“正尔山水间,念我烟霞友。”【词语烟霞友】   汉语大词典:烟霞友

  • 隋侯珠

    《淮南子.览冥训》:“譬若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东汉.高诱注:“隋侯,汉东之国,姬姓诸侯也。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敷之。后蛇于江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盖明月珠也。”晋.干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