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临邛酒”。南朝 梁何逊《咏早梅诗》:“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此处用以咏早梅。
源见“四知金”。指贿金。唐骆宾王《上兖州崔长史启》:“虽复投报杨金,君子以之贻戒。”
《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车甲衅而藏之府库,而弗复用,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将帅之士,使为诸侯,名之曰建櫜(音gāo,收藏甲衣或弓箭的袋子),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东汉.郑玄注:“包
晋孔衍《春秋后语》:“平原君对赵王曰:‘渑池之会,臣察武安君之为人也,小头而锐,瞳子白黑分明。小头而锐,断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视事明也。’”后常用“锐头”指战国时秦将白起。清王士禄《长平坑歌》:“
源见“夫子梦奠”。指预兆人即将亡故的梦。宋范仲淹《祭吕相公文》:“两楹告兆,万乘兴哀。”
源见“风行草偃”。谓望风顺从。唐张说《广州都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幅员万里,驯致九译,诏书下日,靡然顺风。”见“靡然向风”。唐·张说《广州都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幅员万
同“山公启事”。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东京鼎食,先加邓骘之勋;西晋官人,多用山涛之启。”
田真兄弟三人分家,剩下堂前一株紫荆树不好处理,共议截为三段。事未实行,树忽枯死。三人受到感动,决定不再分家,共同生活,其树应声复活。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参见“紫荆花”条。
兵器是不祥之器,战争是危险之事。语出汉.晁错《言兵事疏》:“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唐.吴兢《贞观政要.征伐》:“房玄龄对曰:‘且兵,凶器;战,危事。不得已而用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艺文类聚》卷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