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不稂不莠。稂,莠,皆田间杂草。不稂不秀,原指田间无杂草,后则喻人不成材或没出息。《诗经》里有首诗说,发了芽,出了苞,皮儿坚,果实好。没有童梁,没有狗尾草。捉掉那螟虫和螣虫,蟊虫贼虫都除掉。别让它们
《战国策.赵策一》:豫让为知伯报仇,伏在桥下刺杀赵襄子,被捉住后,襄子问他为什么一定要为知伯报仇,“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战国时,
源见“望洋兴叹”。形容水势浩大。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之二:“淙淙奔流泻,浩浩惊波转。泥沙塞中途,牛马不可辨。”
同“别君南浦”。宋钱惟演《荷花》诗:“别恨抛深浦,遗香逐画桡。”
同“黍谷回春”。唐李德裕《近于伊川卜山居将命者画图而至欣然有感》诗:“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
同“泮林革音”。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且夫鸮音之丑,岂有泮林而变好。”
源见“庄周梦蝶”。比喻梦中超脱飘逸的心境。宋葛长庚《睡起》诗:“蝶魄游仙去,猿声惊梦回。”【词语蝶魄】 汉语大词典:蝶魄
苏伯玉妻《盘中诗》:“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鲤鱼肥。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希。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急机绞,杼声催。长叹息,当语谁。君有行,妾念之,出
晋张敞《东宫旧事》:“太子纳妃,有漆龙头支髻枕,金涂连盘鸭灯。”后称太子纳妃为“龙枕鸭灯”。明王志坚《表异录.帝王》:“太子门戟曰鸡戟,太子纳妃曰龙枕鸭灯。”【词语龙枕鸭灯】 成语:龙枕鸭灯汉语大词
《世说新语.假谲》:“温公(温峤)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唯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婿。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败之馀,乞粗存活,便足慰吾馀年,何敢希汝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