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梁苑赋雪”。指文人名士雅集吟咏。宋苏辙《嘉雪呈鲜于子骏》诗之一:“高会梁园遗胜在,早知词赋似相如。”
源见“召公棠”。《甘棠》诗三章,首句皆为“蔽芾甘棠”。后因以“蔽芾”颂扬官吏政绩卓著。唐刘长卿《奉和赵给事使君》:“庭顾婆娑老,邦传蔽芾新。”【词语蔽芾】 汉语大词典:蔽芾
《后汉书.窦宪传》:“窦宪、耿秉与北单于战于嵇落山,大破之。虏众奔溃,单于遁走。……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馀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燕然山即今蒙古赛音诺颜部境内的杭爱山,古代战争中获
同“床头周易”。宋刘仙伦《满江红.寿郡幕》词:“和月绮,南坡石。滴露点,床头《易》。”
同“晋阳之甲”。唐权德舆《读穀梁传首》诗之一:“奈何赵志父,专举晋阳兵。”
《礼记.中庸》:“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意谓身居隐逸之地,行为怪异,以求名声。朱熹《中庸》注以为当作“索”,作“索隐行怪”。颜师古注:“《礼记》载孔子之言。索隐,求索隐暗之事,而
比喻言行不一或互相抵触。韩非子在批评儒家之徒称颂尧舜而其立论却自相矛盾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说,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自己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硬,没有任何东西能刺穿它。又夸自己的矛,我的矛锋利无比,
瓮:坛子。鳖:甲鱼。 表示捕捉的对象绝对跑不了,一伸手就能捉到。 比喻办成某事确有把握。 元明时熟语。语出《五灯会元.五三.枢密徐俯居士》圆悟答徐俯曰:“瓮里何曾走却鳖。”后多引作〔瓮中捉鳖,手
同“病入膏肓”。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命该雕丧,险些病染膏肓。”见“病入膏肓”。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秋思》套曲:“真个崔张不让,命该凋丧,险些~,此言非妄。”【词语病染膏肓】 成
即猪狗。比喻行为卑劣的人。《汉书.贾谊传》:“反君事仇,行若狗彘。”【词语狗彘】 汉语大词典:狗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