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探骊得珠”。喻指失去珍爱的儿女。唐白居易《初丧崔儿报微之晦叔》诗:“蝉老悲鸣抛蜕后,龙眠惊觉失珠时。”
参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并列 一心为公,毫无私心。刘卫华、张欣武《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教育我们,要互相团结,~,勇于开拓、冒险。”△褒义。描写品德之语。→公而忘私 大公至正 至公无私 铁面无
同“吹竽混真”。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某也孱资琐质,误恩偶及,亦复与吹竽之部。”【词语吹竽】 汉语大词典:吹竽
同“羲和驭日”。元郭翼《行路难》诗之四:“朝拥群仙行,羲和御车驾飞龙。”
《文选》卷二十四,三国魏.嵇叔夜(康)《赠秀才入军五首》其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泰玄。”嵇康用“目送归鸿”所表现的是怡然自得的情趣。后用为咏送别之典,或表现志趣自得的心绪。唐.钱起《
《左传.宣公十四年》:“楚子(楚庄王)使申舟聘(出使)于齐,曰:‘无假道(借路)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你),我伐
《南史.沈约传》:“初,约久处端揆(旧指宰相。端,端首;揆,掌管,管理;宰相居百官之首,总揽朝政,故称),有志台司(指低于宰相的尚书、御史等台官),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
同“春风沂水”。明唐顺之《游汤泉》诗:“戎马驱驰未息鞍,春风沂曲一盘桓。”
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多用以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唐 吕岩《雨中花》词:“岳阳楼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清 顾炎武《复周制府书》:“雅歌投壶,祭颍阳之取人皆用经术;纶巾羽扇,诸葛公之为将足见风
见“干卿何事”。【词语干君何事】 成语:干君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