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志大才疏

志大才疏

同“才疏志大”。宋苏轼《扬州到任谢表》之一:“志大才疏,信天命而自遂;人微地重,恃圣眷以少安。”


并列 志向远大而才学疏浅。语本《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鲁迅《书信集·致陈濬》:“弟在广州之谈魏晋事,盖实有慨而言。~,哀北海之终不免也。”△贬义。多用于评价人或自谦。→眼高手低。也作“志大才短”、“才疏志大”、“志广才疏”、“材疏志大”。


【词语志大才疏】  成语:志大才疏汉语词典:志大才疏

猜你喜欢

  • 止足

    《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后以“止足”谓凡事知止知足,不贪得无厌。《汉书.隽疏于薛等传赞》:“疏广行止足之计,免辱殆之絫。”严复《论世变之亟》:“物不足则必争,而争者人道之大患也,故

  • 燃桂薪

    源见“食玉炊桂”。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元 萨都剌《题进士索士岩诗卷》诗:“羁旅燃桂薪,长吟出锦坊。”

  • 黄龙未饮

    源见“痛饮黄龙”。谓破敌壮志未酬。柳亚子《浣溪沙.八月晦日夜梦中作》词:“朱鸟空归天尚醉,黄龙未饮死难甘。”

  • 黄金锄去

    源见“锄挥瓦中金”。形容人节操高洁,不慕名利。清 吴启元《广宁望医无闾山雪》诗:“木榻跪穿心久定,黄金锄去眼谁看?”

  • 楚庄吞蛭

    同“楚王吞蛭”。《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三年》:“昔楚庄吞蛭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

  • 误读兵书

    《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楚.项梁希望项籍刻苦学习

  • 挥锄管幼安

    源见“锄挥瓦中金”。借指节操高洁、不慕名利之人。清龚鼎孳《留别彦远》诗:“谁怜纵酒嵇中散,不异挥锄管幼安。”

  • 掩鼻计

    《韩非子.内储说下》:“魏王遗荆王美人,荆王甚悦之。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因为(谓)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

  • 政事堂

    唐宋时宰相议事的地方。《新唐书.百官志一》:“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

  • 庞眉黄发

    眉斑白,头发黄。指老人。庞,用同“庬”。《北史.隋纪下.炀帝》:“朕永言稽古,用求至理,是以庞眉黄发,更令收叙,务简秩优,无亏药饵,庶等卧理,伫其弘益。”见“尨眉皓发”。《北史·隋纪下·炀帝》:“朕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