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翁教授

文翁教授

汉书.文翁传》:“文翁卢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通僻)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府(古代管理财政的机构)用度,买刀布蜀物,赍计吏(上计簿的官吏)以遗博士。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郡中高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官(学之官舍)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繇(更,汉代指轮流更替服兵役;繇,同徭,即徭役),高者以补郡县吏,次者为孝弟力田(孝弟力田,为汉代官名,简称孝弟)。常选学官童子,使在便坐(别坐,非正廷)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阎(内中小门,此指门户)。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繇(通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之始云。”

汉时文翁在四川做官时,非常重视教育。他兴办学校,选拔青年到京城去培养造就。又革除“更徭”,更选拔一些年轻人到地方工作实践中去锻炼,蜀川的风化因此而大变。后因以“文翁”为称颂循吏的典故。汉.李翕(音xì)《析里桥郙fǔ阁颂》:“佥(众人,大家)曰大(通太,泰)平兮,文翁复存。”(见《隶释》四)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诗:“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诗句以文翁比拟李使君。这两句意思是说:梓州地虽僻陋,但在丰衣足食后,也可施以教化,文翁不以民俗难治而动摇自己的决心,想梓州人民也不会倚仗前贤而翻改文翁广施教授之道,而不遵你李使君的政令吧。


猜你喜欢

  • 完赵玉

    同“完璧”。明沈鲸《双珠记.人珠还合》:“这颠连无诉控,岂料周旋完赵玉,藩翰王家成大用。”

  • 道士坠驴

    同“陈抟堕驴背”。清 丘逢甲《四叠前韵》之八:“道士坠驴天下定,香孩 夹马圣人生。”【词语道士坠驴】  成语:道士坠驴汉语大词典:道士坠驴

  • 缩地

    源见“长房缩地”。传说中化远为近的神仙之术。形容思念异地友朋。唐元稹《和乐天早春见寄》:“同受新年不同赏,无由缩地欲如何。”【词语缩地】   汉语大词典:缩地

  • 南犬吠雪

    同“粤犬吠雪”。宋陆游《秋夜读书有感》诗:“南犬固应多吠雪,夏虫那得解知冰?”

  • 把酒持螯

    同“持螯把酒”。傅尃《满江红.八月五日联句》词:“把酒持螯,问今日、不知何夕。”并列 拿着酒壶蟹螯喝酒。这是人生一大乐事。语本《晋书·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

  • 华不挥金

    源见“锄挥瓦中金”。借指人有仕宦意。清王夫之《续落花诗》之二:“梅知解绂宜名福,华不挥金旧是歆。”

  • 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至:极限。尽:尽头。 赞美之辞,意谓达到了顶点,无以复加。语出《庄子.庚桑楚》:“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弗可以加矣。”宋.曾季狸《艇斋诗话》:“予观其序(按:指吕

  • 余勇可贾

    原作“贾余余勇”。贾(gǔ),出卖。余勇可贾,原是形容自己或嘉奖他人勇武的力量多得可以出卖,后来则含讥讽意,比喻不顾条件地态度蛮横。公元前589年,齐顷公先后打败鲁、卫两国。应鲁、卫之请,晋师出兵击齐

  • 阿戎碌碌

    源见“阿戎”。又《晋书.王戎传》载:王戎小字阿戎,早慧,取得功名后,“以晋室方乱,慕蘧伯玉之为人,与时舒卷,无蹇谔之节。自经典选,未尝进寒素,退虚名,但与时浮沈,户调门选而已。寻拜司徒,虽位总鼎司,而

  • 祆庙火

    《渊监类函》卷五十八引《蜀志》:“昔蜀帝生公主,诏乳母陈氏乳养。陈氏携幼子与公主居禁中约十余年。后以宫禁出外,六载,其子以思公主疾亟。陈氏入宫有忧色,公主询其故,阴以实对。公主遂托幸袄庙为名,期与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