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隋侯之珠”、“和氏之璧”。泛指珍宝。亦喻英才。明何景明《送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学歌》:“隋珠和璧世珍重,眼前点毁终难动。”见“随珠和璧”。明·何景明《送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学歌》:“~世珍重,眼前点毁终
源见“白鸡之梦”。指死亡之兆。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予衰极今岁,傥与鸡梦协。”【词语鸡梦】 汉语大词典:鸡梦
源见“虞卿双璧”。指重用贤才。唐胡宿《淮南发运赵邢州被召归阙》诗:“正是两宫裁化日,百金双璧拜虞卿。”
源见“邯郸学步”。喻固有技能。《北齐书.颜之推传》:“亡寿陵之故步,临大行以逡巡。”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高雨农序》:“迄兹十年中间,人事牵率,又添作杂文数十篇,而心计愈粗,故步愈失。”【词语故步】
《后汉书.舆服志上》刘昭注:“《世本》云:‘奚仲始作车。’《古史考》曰:‘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其后少昊时驾牛,禹时奚仲驾马。’臣昭案:服牛乘马,以利天下。其所起远矣,岂奚仲为始?《世本》之误,《史考》
太山:即“泰山”。超:超越。北海:即“渤海”。 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渤海。 比喻极其困难,不可能做到。语出《墨子.兼爱下》:“夫挈太山以超江河,自古及今,生民而来,未尝有也。”(挈:提,携。)后
凡:所有的。百:众多。 犹言诸位先生。 这是先秦以来的习惯用语。语出《诗.小雅.雨无正》:“凡百君子,各敬尔身。”《左传.成公九年》引《诗》:“凡百君子,莫不代匮。”杜预注:“逸诗。”汉.崔瑗《张
同“胡椒八百斛”。宋陈与义《食虀》诗:“君不见领军家有鞋一屋,相国藏椒八百斛。”
源见“骑驴索句”。借指野外闲吟。宋文天祥《山中再次胡德昭韵》之一:“不将颜色污黄金,落得灞桥驴上吟。是处江山生酒兴,满天风雪得梅心。”
《礼记.月令》:“〔冬季之月〕季冬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指虫类造成的灾害。多以指蝗灾。《隋书.五行志下》:“虫妖:梁大同初,大蝗,篱门松柏叶皆尽。”【词语虫妖】 汉语大词典:虫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