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俗:习俗。聊:姑且。尔:如此,这样。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亦作“尔”。 不能摆脱一般习俗,姑且这样做罢了。语出《世说新语.任诞》:“北阮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北齐书,循吏传.房豹》:“(慕容)绍宗自云有水厄,遂于战舰中浴,并自投于水,冀以厌之。豹曰:‘公若实有灾眚,恐非禳所能解,若其实无,何攘之有?’绍宗曰:‘不能免俗,为复尔耳!’”《儿女英雄传》三九回:“老爷觉得只要有了那寿酒、寿文二色,其余也不过未能免俗,聊复尔尔而已。”《聊斋志异.云萝公主》“女曰:妾固知君不免俗道,此亦数也。”但明伦评:“未能免俗,聊复尔尔。”也单引 ① 〔未能免俗〕。唐.刘知几《史通.忤时》:“况仆未能免俗,能不蒂芥于心者乎?”金.元好问《被檄夜赴邓州幕府》:“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暴发户爬上文坛,固然未能免俗,历时既久,一面持筹握算,一面诵诗读书,数代以后,就雅起来。”


【词语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成语: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猜你喜欢

  • 万山碑

    源见“杜预沉碑”。指杜预记功碑。明袁宏道《江崩及城》诗:“焉知深谷底,不有万山碑?”

  • 包马革

    源见“马革裹尸”。表示为国而战不惜牺牲。宋陆游《猎罢夜饮示独孤生》诗:“报国虽思包马革,爱身未忍价羊皮。”

  • 射蛇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四:“宋武帝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里,闻有杵臼声,往视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敷之。’帝曰

  • 咸与惟新

    咸:皆,都。与:参与。惟:语助词,也作“维”。新:更新,革新。 大家都来参加革新。 常用作号召弃旧图新之语。语出《书.胤征》:“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惟新。”唐高祖《改元大赦诏》:“宝

  • 如有用我者,其为东周乎

    为东周:建立一个东方的周王朝。 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王朝。 表示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语出《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

  • 父天

    《春秋感精符》:“人主与日月同明,四时合信,故父天母地,兄日姊月。”后因称父亲为“父天”。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公即房州太师之长子也,方居幼学,爰丧父天。”【词语父天】   

  • 戎车殷左轮

    《左传.成公二年》:“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春秋时,齐、晋交兵,晋将郤克和他的御手都负了伤,血流

  • 安期瓜

    参见“安期仙枣”。

  • 后薪

    源见“后来居上”。比喻得宠而后来居上的人。南朝 梁刘孝威《怨诗》:“后薪随复积,前鱼谁更怜?”唐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诗:“谈器非先木,图荣异后薪。”【词语后薪】   汉语大词典:后薪

  • 襦袴手

    源见“歌五袴”。称美良吏。宋黄公绍《洞仙歌.刘守之任》词:“紫云楼、记取天语丁宁,襦袴手,好好为吾摩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