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王莽传下》载:新莽末年,新市人王匡、王凤等,组织荆州饥民起义,以绿林山(在今湖北 当阳东北)为根据地,史称“绿林军”,亦省称“绿林”。后分兵转移,攻下洛阳、长安,杀死王莽,声势大振。后以“绿林
同“撚须”。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初刻》支言俚说,不足供覆酱瓿,而翼飞胫走,较撚髭呕血、笔冢砚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清李渔《闲情偶寄.音律》:“词人之能度曲者,世间颇少。其握管撚髭
形容能言善辩,娴于辞令。《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
同“橘化为枳”。严复《原强》:“此中大半,皆西洋以富以强之基,而自吾人行之,则淮橘为枳,若存若亡,不能收其实效者,则又何也?”主谓 比喻事物由于环境的变迁而改变性质。语本《周礼·考工记序》:“橘逾淮而
借指文字工作。唐卢纶《送李校书赴东川幕》诗: “男儿须聘用,莫信笔堪耕。” ●《东观汉记·班超传》: “〔班超〕家贫,恒为官佣写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夫……安能久事笔研(砚)间乎!
到了寒冷季节,才看得出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比喻只有经过艰苦恶劣环境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高尚精神品质。语出《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史记.伯夷列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源见“崔徽图画”。指画中美女容颜。清 勒方绮《摸鱼儿.为六如室主人题女史林莲卿小照》词:“新图省识崔徽面,依约镜中眉妩。”
源见“谢庭兰玉”。喻指优秀子弟。宋无名氏《庆千秋》词:“好是庭阶兰玉,伴一枝丹桂,戏舞莱衣。”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孽臣奸隶,蠹居棋处。”奸臣恶吏如蠧居棋布一样。喻邪恶之徒深入社会,散布各处。主谓 比喻坏人隐蔽深,分布广。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孽臣奸隶,~,摇毒自防,外顺内悖。”※
同“过屠门而大嚼”。宋黄庭坚《读方言》诗:“设心更自笑,欲过屠门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