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唇亡齿寒”。《战国策.韩策二》:“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鲍彪注:“揭,犹反也。”按,此谓反举其唇以向上。【词语唇揭齿寒】 成语:唇揭齿寒汉语大词典:唇揭齿寒
旧题南朝梁.孙柔之《瑞应图》:“王者宴不及醉,刑罚中,人不为非,则银瓮出。”(据《初学记》卷二十七引)旧时传说有神奇的银瓮,当遇国家政治清明时,此物就会出现。后用为借瑞应称美时政的典故。唐.杜甫《洗兵
原作“似之而非”,指两个事物相似而实不相同,后则泛指看来似乎对,实际上并不对。有一次,庄子到山林中去,见到一棵大树,枝叶茂盛,而砍树的人却不砍倒它。庄子问其原因,伐木者答道,这棵树枝叶虽茂,但却没有什
源见“击缶歌乌乌”。指狂放之歌。清钱谦益《奉赠太傅崇明侯》诗之二:“挥毫烂熳头风檄,击缶苍茫耳热歌。”
源见“鱼化龙”。喻指科举考试。《归潜志》卷三引金刘从益诗:“春闱看决鱼龙阵,未必尖锥胜钝锤。”【词语鱼龙阵】 汉语大词典:鱼龙阵
①刘惔倾酿
同“景阳井”。因陈后主与爱妃张丽华于此为隋兵活捉,故称。宋王安石《次韵登微之高斋有感》:“台殿荒墟辱井堙,豪华不复见临春。”李璧注:“辱井,即景阳宫井。”【词语辱井】 汉语大词典:辱井
源见“中流击楫”。指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誓言。宋范成大《满江红》词:“击楫誓,空惊俗,休拊髀,都生肉。”【词语击楫誓】 汉语大词典:击楫誓
《礼记.檀弓下》:“延陵季子使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古人以坟为土中埋枯骨,故以“土骨堆”为坟墓的别称。唐.韩愈《饮城南道边古墓上逢中丞过赠礼部卫员外少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传.梁鸿传》: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运期,名耀,字侯光,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后汉隐士梁鸿,隐遁民间,在吴地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