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渔翁得利

渔翁得利

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郭沫若《屈原》五幕:“后来他又骂他愚弄国王,愚弄南后,想离间齐国和楚国的邦交,好让秦国来渔翁得利。”茅盾《虹》八:“你看,这里也挂着渔翁得利图。”


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清·伤时子《苍鹰击》20出:“李和张同室戈操,却让~骄,把明室江山送了。”


【词语渔翁得利】  成语:渔翁得利汉语词典:渔翁得利

猜你喜欢

  • 燕路

    源见“黄金台”。特指通往燕昭王招贤台的道路。借指招贤之地。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宁途中感怀寄献尚书》诗:“人皆向燕路,无乃费黄金。”【词语燕路】   汉语大词典:燕路

  • 渭城诗

    源见“渭城”。指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表示离别之情。金元好问《江神子.观别》词:“旗亭谁唱《渭城》诗,酒盈卮,两相思。”

  • 公仪退食

    《史记.循吏列传》载:公仪休为鲁相。“客有遗相鱼者,相不受。客曰:‘闻君嗜鱼,遗君鱼,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鱼,故不受也。今为相,能自给鱼;今受鱼而免,谁复给我鱼者?吾故不受也。’”后以“公仪退食

  • 纳污藏疾

    《左传.宣公十五年》载:楚欲伐宋,宋“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杜预注:“晋侯耻不救宋,故伯宗为说小恶不损大德之喻。

  • 雁足帛书

    同“雁足书”。清蒲松龄《寄家》诗:“雁足帛书何所寄?布帆无恙旅愁新。”

  • 衣锦还乡

    源见“衣绣夜行”。谓富贵后回故乡显示荣耀。《南史.柳庆远传》:“出为雍州刺史,加都督,帝饯于新亭,谓曰:‘卿衣锦还乡,朕无西顾忧矣。’”元 张国宾《薛仁贵》四折:“你孩儿三箭定了天山……今日衣锦还乡,

  • 三祝

    同“三多”。明张居正《贺冬至表一》:“才谢八能,莫叶钧天之奏;情深三祝,惟同嵩岳之呼。”【词语三祝】   汉语大词典:三祝

  • 饥餐属国毡

    源见“苏武节”。形容塞外从军生活极端艰苦。属国,典属国的略称。苏武归汉后封此官。明高启《从军行》:“渴饮疏勒水,饥餐属国毡。”

  • 见兔放鹰

    见“见兔呼狗”条。连动 看到兔子马上放出猎鹰追捕。比喻看准时机,立即采取行动,谋取实利。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妙湛回:‘布大教网,漉人天鱼,不如见兔放鹰,遇獐发箭。’”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1

  • 勾践胆尝

    同“勾践饮胆”。唐 于?《经馆娃宫》诗:“勾践胆未尝,夫差心已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