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渡淮橘成枳

渡淮橘成枳

同“橘化为枳”。清查慎行《秋感》诗:“渡淮橘成枳,一变性终失。”


【典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说苑·奉使》、《韩诗外传》卷十亦载,文有不同。

【今译】春秋时,齐国相国晏子 (名婴) 出使楚国,楚王君臣设计羞辱晏子。在酒宴上,楚吏故意捆缚一人来见楚王,楚王也故意问:“捆的是什么人?”楚吏回答:“是个齐国人,因偷盗犯罪。”楚王问晏子:“齐国人本来就爱盗窃吗?”晏子离开席位答道:“我听说过,橘生淮南则是橘,生在淮北则成枳 (叶似橘而果小,味酸苦),原因何在? 在于水土不同。如今百姓生活在齐国不为盗,一到楚国便成贼,是不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善盗呀?”楚王听了只得苦笑,说自己是自讨没趣。

【释义】 后以此典指环境等外部条件可以改变人的情性。

【典形】 渡淮橘成枳、渡江之橘、化枳、徙橘、易变南地橘。

【示例】

〔渡淮橘成枳〕 清·查慎行《秋感》:“渡淮橘成枳,一变性终失。”

〔渡江之橘〕 唐·元稹《驯犀》:“渡江之橘逾汶貉,反时易性安能长?”

〔化枳〕 清·唐孙华《酪茗》:“久客惯北餐,如橘渐化枳。”

〔徙橘〕 唐·骆宾王《晚泊江镇》:“转蓬惊别绪,徙橘怆离忧。”


猜你喜欢

  • 高山景行

    《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比喻行为正大光明。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三国 魏曹丕《与钟大理书》:“高山景行,私所仰慕。”并列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

  • 任笔沈诗

    指南朝梁著名一时的任昉的文章和沈约的诗。《南史.任昉传》:“(昉)既以文才见知,时人云‘任笔沈诗’,昉闻甚以为病,晚节转好著诗,欲以倾沈。”

  • 黄人守日

    《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后因以“黄人守日”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宋王禹偁《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制》:“俨威容而青女司霜,荐祥瑞而黄人守日。”

  • 老伏虔

    《汉书.伏生传》:“伏生,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时,求能治《尚书》者,天下亡有,闻伏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掌故朝错往受之。”三国魏.张晏注:“(伏生)名胜,《伏生碑

  • 梦白鸡

    源见“白鸡之梦”。指人死的预兆。宋杨万里《虞丞相挽词》之二:“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词语梦白鸡】   汉语大词典:梦白鸡

  • 青钱学士

    源见“青钱万选”。称誉才学之士。宋刘子翚《有怀.张巨山》诗:“青钱学士妙文章,便合含毫侍帝傍。”【词语青钱学士】  成语:青钱学士汉语大词典:青钱学士

  • 坦腹

    同“坦腹东床”。五代无名氏《玉溪编事.参军》:“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词语坦腹】   汉语大词典:坦腹

  • 越甲鸣君

    汉.刘向《说苑.立节》:“越甲至齐,雍门子狄(狄,或作迪)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指长兵器,如戈矛之类,或能及远的兵器,如弓箭之类)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

  • 虫臂拒辙

    源见“螳臂当车”。比喻以小敌大,力量悬殊。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夫以尔之材力,而取彼之凶残,是犹以火焚枯,以石压卵,虫臂拒辙,鸡肋承拳,万万相殊,破之必矣。”主谓 比喻以小敌大,力量悬殊

  • 乌焰

    源见“三足乌”。指红日。唐罗邺《冬日旅怀》诗:“乌焰才沉桂魄生,霜阶拥褐暂吟行。”【词语乌焰】   汉语大词典:乌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