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满斛进槟榔

满斛进槟榔

源见“一斛贮槟榔”。谓饱食美味佳肴。宋陆游《晓出湖边摘野蔬》诗:“且胜堆盘供苜蓿,未言满斛进槟榔。”


【典源】《南史·刘穆之传》:“穆之少时,家贫诞节,嗜酒食,不修拘检。好往妻兄家乞食,多见辱,不以为耻。其妻江嗣女,甚明识,每禁不令往江氏。后有庆会,属令勿来。穆之犹往,食毕求槟榔。江氏兄弟戏之曰:‘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须此?’……及穆之为丹阳尹,将召妻兄弟,妻泣而稽颡,以致谢。穆之曰:‘本不匿怨,无所致扰。’及至醉饱,穆之乃令厨人以金柈(pan)贮槟榔一斛以进之。”

【今译】 南朝宋刘穆之年轻时家境贫困而放诞不羁,嗜酒好食,不加检束。他常去妻兄家求食,多被侮辱,却不以为耻。其妻甚明事理,每每不让穆之去江家。后有喜庆宴会,告诉穆之不要来,而穆之还是前往,饭后便求槟榔吃。江家兄弟讥讽说:“槟榔为消食之物,你常吃不饱,怎么还要它呢?”后穆之出任丹阳尹,将江家兄弟召来宴请他们,等到酒醉饭饱,穆之命令厨师用金盘装一斛槟榔给他们。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饱食佳馔; 或形容饥困乏食。

【典形】 荐槟榔、满斛进槟榔、乞槟榔、一斛槟榔。

【示例】

〔荐槟榔〕 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

〔满斛进槟榔〕 宋·陆游《晓出湖边摘野蔬》:“且胜堆盘供苜蓿,未言满斛进槟榔。”

〔乞槟榔〕 清· 唐孙华 《寄示颐儿》:“性拙只愁餐澡豆,家贫慎勿乞槟榔。”

〔一斛槟榔〕 宋·陆游《蔬食》:“人生饥饱初何校,一斛槟榔笑汝痴。”


猜你喜欢

  • 鲲鹏化

    同“鲲鹏变化”。闽徐夤《北》诗:“穷溟驾浪鲲鹏化,极海寄书鸿雁迟。”

  • 剑合丰城

    源见“丰城剑气”。比喻久别重逢。《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珠还合浦重生采,剑合丰城倍有神。”

  • 附葭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传》:“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唐.颜师古注:“葭,芦也。莩者,其筒中白皮至薄者也。葭莩喻薄。”附葭,沾亲。葭,芦苇;莩,苇中薄膜。汉时,人们常用“葭莩之亲”比喻关

  • 嫁鸡逐鸡飞

    古代谚语。比喻女子出嫁后,一切听命于丈夫。不论丈夫好坏,都要随遇而安。语出宋.陆佃《埤雅》引语:“嫁鸡与之飞,嫁狗与之走。”宋.欧阳修《代鸠妇言》:“人言嫁鸡逐鸡飞,安知嫁鸠被鸠逐。”宋.周紫芝《长干

  • 达生书

    《庄子.达生》:“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庄子》一书外篇中有《达生》篇。后因以“达生篇”指代《庄子》,用为崇奉老庄思想之典。唐.李群玉《杜门》诗:“达生书一卷,名利付春冰。”

  • 偃师

    《列子.汤问》载:周穆王时,有巧匠名偃师。偃师谒见王,问与之同来者何人?对曰:“臣之所造能倡(俳优)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巧夫顉其颐,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

  • 三致千金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言范蠡经商,一再家累巨万。后用为发财致富之典实。宋梅尧臣《依韵和诚之淮上相遇》:“几年三致千金富,今日重追二谢风。”述宾 春秋时范

  • 膺门

    源见“李膺门”。借指名高望重者的门下。唐元稹《陪诸公游通德湖》诗:“唯有满园桃李下,膺门偏拜阮元瑜。”前蜀贯休《别卢使君》诗:“幸到膺门下,频蒙俸粟分。”【词语膺门】   汉语大词典:膺门

  • 日力

    《孟子.公孙丑下》:“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后以“日力”指整天的力气。唐柳宗元《叔父殿中侍御史墓表》:“自少耽学,颇工为文,既穷日力,又继以夜。”亦指时光。汉王符《潜夫论.爱日》:“功之所以能建者,

  • 潘郎鬓

    源见“潘安白发”。谓头发早白。多借指年华流逝,身心早衰。宋史达祖《齐天乐.白发》词:“秋风早入潘郎鬓,斑斑遽惊如许。”明唐顺之《十五夜旅怀》诗:“镜有潘郎鬓,囊无季子裘。”【词语潘郎鬓】   汉语大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