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濯缨

濯缨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水名)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孟子认为,对于不仁的人是不能和他讲仁善的道理的。这种人倒行逆施,身处危险之中却自以为安乐,逢到祸患却以为有利,喜欢做那些亡国勾当。如果像这种不仁道的国君而可以和他讲仁德的话,那末天下就没有亡国败家的事情发生了。从前有个小孩子唱着这样的歌:“沧浪里的水很清,可以洗濯我的帽缨;沧浪里的水很浑,可以洗濯我的脚。”孟轲用这个例子说明:人们对于国君的不同态度,是由于国君自身行不行仁道来决定的。

又屈原《楚辞.渔父》:“渔父莞尔(微笑的样子)而笑,鼓枻(枻,音yì,一说为船舷,鼓枻即叩船舷;枻,又释为短桨,鼓枻即击浆)而去,乃歌曰:‘沧浪水之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濯缨”本指洗涤帽缨,后常以比喻超尘脱俗,操守高洁。以“沧浪之水”比喻水清澈美好。

文选》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振冠南岳,濯缨清川。潜处蓬室,不干势权。”

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诗:“史笔枉将书纸尾,朝缨不称濯沧浪。”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词语濯缨】   汉语词典:濯缨

猜你喜欢

  • 从事督邮

    源见“青州从事”。借指美酒与劣酒。宋陆游《初到行在》诗:“首阳 柱下孰工拙,从事督邮俱圣贤。”【典源】《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

  • 磨砖

    源见“磨砖成镜”。比喻艰苦修行。《醒世姻缘传》三回:“谁叫你前生不肯磨砖,今生又不肯积福?”【词语磨砖】   汉语大词典:磨砖

  • 相庄如宾

    同“相敬如宾”。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苟儿心之所好,虽相庄如宾,性与之洽也。”见“相敬如宾”。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苟儿心之所好,虽~,性与之洽也。”【词语相庄如宾】  成语:相庄如宾汉

  • 夜霖铃

    唐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又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又至斜谷口,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隔山相应。上既悼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后多以“夜霖铃”指惹

  • 林无静树

    晋.郭璞《幽思》:“林无静树,川无停流。”是以自然景象比喻天地万物都是运动的,绝不会静止不变。

  • 董脐

    同“董卓脐”。沈砺《读史漫成》诗之八:“磔石销朱骨,焚膏烛董脐。”

  • 井井有条

    《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形容条理分明,整齐不乱。宋楼钥《通邵领判范启》:“试以剧烦,井井有条而不紊。”见“井井有理”。邓贤《中国知青梦》:“警察的职责就是维持社会的稳定,把混乱的社会秩序治

  • 狎汀鸥

    同“狎鸥”。唐张乔《岳阳即事》诗:“功名如不立,岂易狎汀鸥。”

  • 邻人吹笛

    源见“山阳笛”。指凄婉的笛声。表示感旧伤怀、追念故友的感情。宋刘克庄《念奴娇》词:“畴昔停桡追欢处,忍听邻人吹笛。”

  • 发指目裂

    见“发指眦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