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烟云过眼

烟云过眼

比喻转瞬即过,不留痕迹。宋赵蕃《淳熙稿·观祝少林所藏画》诗: “烟云过眼还收去,怯似凭栏立久时。” ●宋苏轼《宝绘堂记》: “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生死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谬,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而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 蓄: 收养。宋代苏轼看重读书绘画,轻视富贵生死。自己喜爱的东西被人拿走也不可惜。并认为这些东西犹如烟云掠过眼前,鸟声传过耳旁,虽高兴地欣赏,但一旦过去就不再惦念它了。


主谓 在眼边一飞而过的云烟。①比喻身外之物,不加重视。宋·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忻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②比喻事物转瞬即逝,不留痕迹。清·黄景仁《小除日经厂市见王叔明画爱不克购归以志懊》:“~沙脱手,不知去落何人厨。”△多用于人生态度方面。也用以形容事物消失之快。→灰飞烟灭 雪泥鸿爪 ↔天长地久


【词语烟云过眼】  成语:烟云过眼汉语词典:烟云过眼

猜你喜欢

  • 时不我与

    《论语.阳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后因以“时不我与”谓时间不等待人,错过时机,追悔莫及。三国 魏嵇康《幽愤诗》:“实耻讼免,时不我与。”主谓 我与,即与我。再没有时间给我了。语出三国魏·嵇康《幽

  • 神仙尉

    源见“吴市隐”。县尉的美称。唐陈子昂《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诗:“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词语神仙尉】   汉语大词典:神仙尉

  • 羲皇上

    同“羲皇上人”。宋袁去华《六州歌头.渊明祠》词:“北窗下,羲皇上,古人期。”

  • 阳城拙

    源见“抚字催科”。喻指拙于为官。宋郭应祥《鹧鸪天.遁斋自作生日》词:“催科自笑阳城拙,勇退应惭靖节高。”

  • 雷破柱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夏侯太初(魏晋时人)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魏晋时的夏侯太初在大雨天倚着柱子写字,霹雷将他所倚的柱子击坏;他的衣服也被烧

  • 无二价

    同“不二价”。唐高適《赠别褚山人》诗:“洛阳无二价,犹是慕风声。”【词语无二价】   汉语大词典:无二价

  • 七雄

    指战国时的秦、楚、齐、燕、韩、魏、赵。当时七国并强,互争雄长,故称“七雄”。汉代班固《答宾戏》:“于是七雄虓阚,分裂诸夏,龙战而虎争。”虓( ㄒㄧㄠ xiāo 消)阚( ㄏㄢˇ hǎn 喊):

  • 泰来否往

    同“泰来否极”。元宫天挺《范张鸡黍》四折:“可正是乐极悲生,今日个泰来否往。”见“泰来否极”。元·宫大用《范张鸡黍》:“可正是乐极悲生,今日个~。”【词语泰来否往】  成语:泰来否往汉语大词典:泰来否

  • 一文不名

    形容极其贫困。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一章:“如果他有钱给那些人行点贿送包‘烟钱’,也就过去了;可是他身上一文不名。——要是有一点钱,他也不至于连着两天没有一点东西入肚呀。”见“不名一钱”。廖辉英《

  • 分道扬镳

    扬镳:提起马勒口,驱马前进。指分路而行。也比喻志趣不同,造诣不同,各走各的路。郭沫若《海涛集.涂家埠》:“于是我们的交情便进了一境,由‘貌合神离’再变为‘分道扬镳’了。”亦作“分路扬镳”。《魏书.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