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爱屋及乌

爱屋及乌

尚书大传》卷三:“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馀,何如?’”《韩诗外传》、《说苑》亦记其事,有记为周公旦语。后因以“爱屋及乌”谓爱其人兼爱与之有关的人或物。《孔丛子.连丛子下》:“若夫顾其遗嗣,得与群臣同受釐福,此乃陛下爱屋及乌,惠下之道。”明许自昌《水浒记.投胶》:“他们都是你舅舅的相识,你何无爱屋及乌情?”


连动 比喻爱某个人而连及他有关的人或物。语本《尚书大传·牧誓·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高和《越轨诉讼》:“我看你们俩是真好,尤其是雅兰,对你真心真意,一心扑在你身上,~,连我都沾光了,你可不能让人家姑娘伤感情。”△描写人际关系之语。也作“推爱屋乌”、“屋乌推爱”、“屋乌之爱”。


【典源】《尚书大传·牧誓·大战》:“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引《太公六韬》曰:“武王登夏后,以临殷民,周公旦曰:‘臣闻之,爱其人者,爱其屋上乌,憎其人者,憎其余胥。’”《韩诗外传》卷三、《说苑·贵德》亦载,文有不同。

【今译】 周武王东征伐纣,纣王大败,自焚而死。武王认为天下尚未安定,心中惶惶不安,召见姜太公问道:“进入殷商之地以后,该怎么办呢?”姜太公回答说:“我听说过,喜爱一个人就连他房屋上的乌鸦也会爱惜,憎恶一个人就连他屋外的篱笆也会憎恶,以此来对待商朝的臣民,怎么样?”又有记为周公旦语。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喜爱某人而随之喜爱与其有关的事物; 也用以咏乌鸦。

【典形】 爱及屋乌、人好乌好、同瑞周王屋、屋上乌、誉乌、爱屋乌。

【示例】

〔爱及屋乌〕宋·苏轼《故周茂叔先生濂溪》:“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

〔人好乌好〕唐·杜甫《奉赠射洪李四丈》:“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

〔同瑞周王屋〕 南朝梁·刘孝威《乌生八九子》:“永愿共栖曾氏冠,同瑞周王屋。”

〔屋上乌〕 宋·苏轼《次韵叶至远见赠》:“人皆劝我杯中物,我独怜君屋上乌。”

〔誉乌〕 宋·范成大《题请息斋六言》:“坐隅但忌占��, 屋上何烦誉乌?”


【词语爱屋及乌】  成语:爱屋及乌汉语词典:爱屋及乌

猜你喜欢

  • 斩竿揭木

    同“斩木揭竿”。清褚人获《坚瓠补集.关社引》:“维兹六月,忽有斩竿揭木之事。”见“斩木揭竿”。【词语斩竿揭木】  成语:斩竿揭木汉语大词典:斩竿揭木

  • 折腰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谓屈身事人。唐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宋贺铸《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词语折腰】   汉语大词典:折腰

  • 以佚待劳

    即“以逸待劳”。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敌人疲乏之后,相机出击,以挫败敌人。《孙子.军争篇》:“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佚:通“逸”。《后汉书.冯异传》:“夫攻者不足,守者

  • 负薪之病

    同“负薪之疾”。《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臣弘行能不足以称,素有负薪之病,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见“负薪之忧”。《史记·平津侯主列传》:“臣弘行能不足以称,素有~,恐先狗马填沟壑。”【词

  • 落帽孟嘉

    同“落帽客”。宋康与之《重九词》:“落帽孟嘉寻箬笠,漉巾陶令买蓑衣。”

  • 陈寔遗盗

    《后汉书.陈寔传》:“寔在乡闾,平心率物。其有争讼,辄求判正,晓譬曲直,退无怨者。至乃叹曰:‘宁为刑罚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

  • 圯桥

    源见“圯桥进履”。指张良受《太公兵法》的桥。唐杨炯《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吕望垂竿于渭涘,道峻匡周;张良授策于圯桥,功崇佐汉。”【词语圯桥】   汉语大词典:圯桥

  • 莺谷新迁

    同“莺迁乔木”。唐 蒯希逸《和主司王起》诗:“龙门旧列金章贵,莺谷新迁碧落飞。”

  • 娲皇补

    同“女娲补天”。宋邹浩《次韵崔光先见简作诗催春色》:“族寒官冷自离奇,安能仰赞娲皇补。”

  • 五城十二楼

    《史记.孝武本纪》:“其明年,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注:应劭曰,五城十二楼在昆仑玄圃,是仙人所居之处。执期,为地名),命曰迎年。’上许作之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