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一《中兴至今日人物上》:“张魏公(浚)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全不晓事,扶得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喻自己无主见,随人意转移。并列 东边扶起,倒向西边。比喻人没有主
同“青眼”。宋王明清《春娘传》:“居二年,会新守至,守与司理有旧,司户又蒙青睐。”对人重视、看好,谓之 “青睐 ( lài) ”。“青”是何义,“睐”又作何解呢?先说 “睐”。 《说文·目部》: “睐
汉.刘向《新序.刺奢》:“邹穆公有令食凫鹰(一作雁)必以秕,无得以粟,于是仓无秕,而求易于民,二石粟得一石秕,吏以为费,请以粟食之。穆公曰:‘去,非汝所知也!夫百姓饱牛而耕,暴背而耘,勤而不惰者,岂为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六.古辞〈怨诗行〉》:“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风中之烛易灭,后遂以“风烛”喻人临近死亡或事物行将灭亡。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
同“麒麟阁”。唐杨巨源《贺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诗:“为数麒麟高阁上,谁家父子勒燕然?”
源见“大刀头”。喻回家的信息。清尤侗《秣陵游归人传已死漫引坡句自解并示家人》诗:“烽火连天家万里,刀镮信断梦三更。”
同“举火取笑”。晋潘岳《西征赋》:“举伪烽以沮众,淫嬖褒以纵慝。”
同“九方皋”。清 汤璥《〈交翠轩笔记〉后序》:“走其野而无九方之法以相之,则赤骥绿耳与驽马草驹齐价矣。”【词语九方】 汉语大词典:九方
同“仙桂”。唐褚载《贺赵观文重试及第》诗:“一枝仙桂两回春,始觉文章可致身。”
参见:兰心蕙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