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犯鳞

犯鳞

犯:触犯。鳞:龙鳞。相传龙有逆鳞,人们触犯着它,必受其害。后世往往用以比喻臣子冒死对君主直谏。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是个典型的荒于酒色不务朝政的亡国之君,但是在他头脑清醒时,特别是在即位初期,由于担心国势不稳,也常能关心国计民生,明白忠臣良将的作用。他在至德四年十一月的一封诏书中就曾这样说过:刑罚能够制止暴乱,仁德可以成就各种事情,依靠天、地、人三才,方能把国家治好,这是千秋万代都不改变的。可是眼下却没有敢于冒犯朝廷,像汉朝张释之那样对国君直言诤谏的人,国家太平,马放南山,还看不到什么希望。

【出典】:

陈书》卷6《陈后主本纪》113页:“诏曰:‘惟刑止暴,惟德成物,三才是资,百王不改。而世无抵角,时鲜犯鳞,渭桥惊马,弗闻廷争(诤),桃林逸牛,未见其旨。’”

【例句】:

唐·许浑《宣城赠曹兵曹》“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 唐·白居易《酬赠李炼师见招》“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长生。”


【词语犯鳞】   汉语词典:犯鳞

猜你喜欢

  • 鼎足三分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蒯通劝说大将韩信反汉语曰:“当今两主之命县(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三)分天

  • 相门有相,将门有将

    旧指宰相和将帅家的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仍是将相人材。语出《史记.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魏书.李彪传》:“谚曰:相门有相,将门有将。斯不唯其性,盖言习之所得也。”也单引 ① 〔

  • 书五车

    同“书富五车”。宋陆游《云门过何山》诗:“空将书五车,自诳腹十围。”

  • 平津邸

    同“平津阁”。南朝 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出入平津邸,一见孟尝尊。”【词语平津邸】   汉语大词典:平津邸

  • 影亦好

    《世说新语.纰漏》:“任育长(任瞻)年少时,甚有令名。武帝崩,选百二十挽郎,一时之秀彦,育长亦在其中。王安丰(王戎)选女婿,从挽郎搜其胜者,且择取四人,任犹在其中。童少时神明可爱,时人谓育长影亦好。”

  • 咏袴襦

    源见“歌五袴”。谓颂扬地方官吏施行仁政。唐 刘兼《新回车院筵上作》诗:“回车院子未回车,三载疲民咏袴襦。”

  • 十荡十决

    形容多次冲击,每次都能突破敌阵。《乐府诗集.陇上歌》:“䯅驄父马铁锻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并列 多次冲击,均能破敌。清·黄遵宪《冯将军歌》:“~无当前,一日横驰三百里。

  • 贺雀

    同“贺燕”。唐王勃《乾元殿赋》:“仙坛远秘,已多谢于祥鹣;大厦初成,复攀荣于贺雀。”【词语贺雀】   汉语大词典:贺雀

  • 南冠囚

    同“南冠楚囚”。北周庾信《哀江南赋》:“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元王逢《无家燕》诗:“昔本乌衣君,今学南冠囚。”

  • 徐孺榻

    同“徐稚榻”。唐杜甫《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诗:“还将徐孺榻,处处待高人。”宋苏辙《滕王阁》诗:“使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