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翁化俗”。宋柳永《一寸金》词:“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定、又思命驾。”
《新唐书.杜如晦传》:“方为相时,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
同“桐乡归葬”。晋潘尼《赠河阳》诗:“桐乡建遗烈,武城播弦歌。”
同“向平之愿”。清赵翼《季女出嫁》诗:“恰了向平愿,应偿五岳缘。”【词语向平愿】 汉语大词典:向平愿
源见“犊车麈尾”。指牛车或粗俗小车。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啸傲张高盖,从容接短辕。”宋苏轼《书韩幹〈牧马图〉》诗:“王良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词语短辕】 汉语大词典:短辕
同“崩城”。清黄景仁《栋鹗烈妇挽诗》:“九泉誓共郗生穴,一恸真崩杞妇城。”
源见“织锦回文”。指苏蕙织的回文诗锦图。因苏蕙为始平人,属古秦川地区,故称。清黄景仁《春闺怨》诗:“字尽秦川锦,胶枯蜀国弦。”
源见“三槐九棘”。三公的官署或宅第。宋柳永《永遇乐》词之二:“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宋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词:“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词语槐府】 汉语大词典:
源见“鲁连蹈海”。谓誓死不屈服于强敌。苏曼殊《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诗:“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
同“曼倩饥”。唐卢照邻《双槿树赋》:“侏儒何功兮短饱,曼倩何负兮长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