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挂冠”。借指在朝为官。宋陆游《闻韩无咎下世》诗:“凭高老泪无挥处,神武衣冠挂已迟。”宋 陈三聘《满江红.冬至》词:“神武衣冠惊梦里,江湖鱼钓论心曲。”
源见“挥戈回日”。指力挽危局的手段、力量。明汤显祖《紫钗记.还朝》:“你倚天剑,回日戈,一卷《阴符》万揣摩。”
去思:对离职官吏的怀念。西汉大臣何武多年任地方官员,后调到朝廷,先后任司隶校尉(负责监察举报各级官吏)、京兆尹(京都长安附近地区的长官)、御史大夫(位仅次于丞相,负责监察、弹劾)、大司空(三公之一,负
同“牛山下涕”。三国 魏曹植《感节赋》:“唯人生之忽过,若凿石之未耀。慕牛山之哀泣,惧平仲之我笑。”
同“杞妇崩城”。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叫一雉。清钱谦益《见盛集陶次他字韵诗重和》之三:“杞妻崩雉真怜汝,莒妇量城莫惎他。”
源见“樊素”。借指善歌者的歌喉。明阮大铖《燕子笺.写像》:“樊口停,蛮腰罢,准备同心,怎离鞍马,收拾了按板红牙,弹筝银甲。”【词语樊口】 汉语大词典:樊口
十个指头没沾过泥土。 表示从未参加田间劳动。语出宋.梅圣俞《陶者》:“陶尽门前土,屋土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宋.杨万里《晚春行田南原》:“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蓑衣。”【词语十指不沾
琴瑟声音不协调,必须换掉旧絃重装新絃,比喻变更旧的方针、政策或办法。《汉书.董仲舒传》:“窃比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更:变换。张:给乐器上絃
犹安枕。汉代扬雄《法言.寡见》:“奠枕于京。”奠:定。【词语奠枕】 汉语大词典:奠枕
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柳永在《雨霖铃》词中描述送别时,有“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句。后人在诗文中常以此吟咏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