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痴儿了官事

痴儿了官事

同“痴儿了公事”。宋陈与义《蒙示黄磵佳诗三读钦羡》诗:“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


【典源】《晋书·傅咸传》:“ (杨) 骏弟济素与咸善,与咸书曰:‘江海之流混混 (gungun),故能成其深广也。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观每事欲了。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作痴,复为快耳!’”

【今译】 晋代杨济在给傅咸的信中说,江海奔腾浩荡,才变得如此深广。世事万端,繁冗复杂,难以解决或了结,处理官事亦然。如果想理清官事,那真是痴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公事繁冗,俗务缠身。

【典形】 痴儿计、痴儿了公事、痴儿了官事、痴儿难了事、了官事、了事痴、痴儿公事了、了却公家事、三年痴。

【示例】

〔痴儿计〕 宋·陈与义《同叔易于观我斋分韵》:“功名一画饼,甚矣痴儿计。”

〔痴儿了公事〕 元·萨都拉《偶成》之二:“自许痴儿了公事,肯教俗子议清流。”

〔痴儿了官事〕 宋·陈与义《蒙示黄磵佳诗三读钦羡》:“痴儿了官事,官事那可讫。”

〔痴儿难了事〕 清·钱谦益《甲子秋北上渡淮》:“世上痴儿难了事,吾曹小子自成章。”

〔了官事〕 宋·张孝祥《考试呈周茂振舍人》:“从容了官事,茧纸唾珠玉。”〔了事痴〕 宋·陆游《冬日》:“幸是元无了事痴,偷闲聊复学儿嬉。”


猜你喜欢

  • 乐此不为疲

    乐于从事某事而不知疲倦。语出《后汉书.光武帝纪下》:“皇太子见帝勤劳不怠,承间谏曰:‘陛下有禹汤之明,不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帝曰:‘我自乐此不为疲也。’”明.张岱《家传》:“先子独

  • 龙蛰蠖屈

    《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后因以“龙蛰蠖屈”喻隐居不仕。明张居正《答司空陆五台书》:“今岁传胪小儿,即少时妄对隐士绝无才者也。公当盛汉之隆,而龙蛰蠖屈,不一建立于时,

  • 暗珠还浦

    源见“合浦珠还”。喻指去而复还。宋张炎《瑞鹤仙.赵文升席上代去姬写怀》词:“休赋。王尊别后,老叶沈沟,暗珠还浦。”

  • 舟水之喻

    水喻民,舟喻君。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民和君的关系也与水和舟的关系一样。《三国志.魏志.王基传》:“愿陛下深察东野之弊,留意舟水之喻,息奔驷于未尽,节力役于未困。”《资治通鉴.唐纪十三》载唐太宗亦曾以此

  • 谢家宝树

    同“谢庭兰玉”。明冯梦龙《双雄记.赏荷造谋》:“若得谢家宝树向此间栽,却不是累世簪缨百福来。”偏正 东晋的谢玄。比喻能光宗耀祖的子侄。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

  • 攀留

    源见“攀辕卧辙”。谓挽留眷恋离职良吏。明 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一:“去县日,民攀留者遮道,至截镫去。”【词语攀留】   汉语大词典:攀留

  • 两岐麦秀

    同“两岐歌”。宋哀长吉《瑞鹤仙.寿南康钱守》词:“盛少屈、一钱太守。听吏歌、一径棠阴,民颂两岐麦秀。”

  • 胸中柴棘

    比喻人胸藏恶计、用心阴险。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深公云:‘人谓庾元规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庾元规:庾亮。主谓 指用心险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深公云:‘人谓庾元规名示,

  • 余威震于殊欲

    殊俗:指不同风俗地区。 残余的威势还能使远近地区震慑。 表示声威赫赫无比。语出汉.贾谊《过秦论.上》:“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隋书.杨玄感传.论》:“高祖内绥外御,日不暇给。服猾夏之虏,扫黄

  • 半人

    《晋书.习凿齿传》:“习凿齿字彦威,襄阳人也。……凿齿少有志气,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后以脚疾,遂废于里巷。及襄阳陷于苻坚,坚素闻其名,与道安俱舆而致焉。既见,与语,大悦之,赐遗甚厚。又以其蹇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