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睚眦之怨

睚眦之怨

睚眦:瞪眼而视。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旧唐书.李子通传》:“性好施惠,家无蓄积,睚眦之怨必报。”亦作“睚眦之隙”。《后汉书.赵温传》:“今与郭汜争睚眦之隙,以成千钧之仇。”亦作“睚眦之嫌”。《旧唐书.刑法志》:“睚眦之嫌,即称有密,一人被告,百人满狱。”亦作“睚眦之私”。《元史.铁木迭儿传》:“铁木迭儿恃其权宠,乘间肆毒,睚眦之私,无有不报。”


偏正 睚眦,怒目而视。瞪眼看人那样极小的怨恨。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鲁迅《华盖集续编·再来一次》:“我那时和这位后来称为‘孤桐先生’ 的,也毫无‘~ ’。”△贬义。多用于人际关系方面。→丝恩发怨 ↔深仇大恨。 也作“睚眦之忿”、“睚眦之怒”、“睚眦之私”、“睚眦之隙”、“睚眦之嫌”。


【词语睚眦之怨】  成语:睚眦之怨汉语词典:睚眦之怨

猜你喜欢

  • 棘闱

    见“棘院”条。【词语棘闱】   汉语大词典:棘闱

  • 安石墅

    源见“围棋赌墅”。美称他人宅院。清吴绮《满江红.送曹秋岳司农赴西川军府》词:“景略坐,常扪虱;安石墅,曾同弈。”

  • 车上吐茵

    源见“醉吐相茵”。指丙吉的驾车人因醉吐污车垫子。宋黄庭坚《思亲汝州作》诗:“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词语车上吐茵】  成语:车上吐茵汉语大词典:车上吐茵

  • 养生送死无憾

    憾:恨,不满。 活着,生活有供养;死了,丧葬有安排。人们就没有不满情绪。 古人把这看作是推行仁政的初步效应。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唐.李远《送贺著作凭出宰永新序》:

  • 子晋笙箫

    同“子乔笙鹤”。宋方岳《风流子.和楚客维扬灯夕》词:“仿佛神仙,刘安鸡犬;分明富贵,子晋笙箫。”

  • 妆梅朵

    源见“梅花妆”。谓在额上贴梅花形面饰,形容女子妆扮俏丽入时。唐白居易《新春江次》诗:“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

  • 含鸡舌

    参见:含香

  • 曲全

    《老子》:“曲则全,枉则直。”后以“曲全”谓委曲求全。《庄子.天下》:“人皆求福,己独曲全。”宋黄庭坚《和邢惇夫秋怀》:“天道当曲全,小智惊后患。”亦指委曲成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重损己资,曲

  • 长剑归来

    同“长铗归来”。唐高適《自蓟北归》诗:“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唐李白《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诗:“长剑复归来,相逢洛阳陌。”

  • 避太行

    魏.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此诗为曹操于建安十一年出征高干时所作,诗歌描述了太行山的雄伟以及战争中的艰辛,士兵的苦难和自己的悲壮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