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二二>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破瑟减弦

破瑟减弦

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瑟为二十五弦。”后以“破瑟减弦”形容悲怆。唐李益《古瑟怨》诗:“破瑟悲秋已减弦,湘灵沉怨不知年。”


并列 将瑟减为二十五弦。比喻曲调悲怆。也泛称美妙的音乐。语本《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宁光《美的两极》:“艺术的表达往往也呈现矛盾的两极,~,既是美的极致,又何尝不是悲的极致。”△多用于音乐方面。→素女妙曲


【典源】《史记·孝武本纪》:“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亦载。

【今译】古代传说伏羲氏让素女弹五十弦的瑟,琴声使人悲哀过度,伏羲氏劝禁无用,于是就把瑟破开,改为二十五弦。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有感而悲;或咏琴瑟。

【典形】 二十五弦、妃瑟、减瑟弦、破瑟、素女琴。

【示例】

〔二十五弦〕 唐·温庭筠 《公无渡河》:“二十五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妃瑟〕 宋·秦观《临江仙》:“独倚危墙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

〔减瑟弦〕 北周·庾信《别周尚书弘正》:“自知悲不已,徒劳减瑟弦。”

〔破瑟〕 唐·李益《古瑟怨》:“破瑟悲秋已减弦,湘灵沉怨不知年。”

〔素女琴〕 唐·陈子昂《南山家园林木交映》:“凤蕴仙人箓,鸾歌素女琴。”


猜你喜欢

  • 鲲海

    源见“鲲鹏展翅”。喻指广阔高远的自由天地。唐罗邺《献池州庾员外》诗:“鲲海已知劳鹤使,萤窗不那梦霓旌。”【词语鲲海】   汉语大词典:鲲海

  • 老马知路

    同“老马识途”。宋陆游《东窗遣兴》诗之三:“老马漫知路,钝锥宁出囊?”

  • 大巧若拙

    拙:笨拙。 最灵巧的人(由于不逞能)表面上看,好像很笨拙。语出《老子》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庄子.胠箧》:“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

  • 书柿叶

    源见“柿叶学书”。谓勤俭学书。宋苏轼《孙莘老寄墨》诗:“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 绿蝉

    晋.崔豹《古今注》卷下《杂注》:“魏文帝宫人绝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四人,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鬓,缥眇如蝉翼。故曰蝉鬓。”三国魏时,宫中妇女得帝宠的有:莫琼树、薛夜来等四人,他们都梳

  • 臣朔饥

    同“臣朔苦饥”。戴德章《补题三十二岁衣冠小影》诗之一:“独怜扪此皤然腹,举世谁知臣朔饥?”【词语臣朔饥】   汉语大词典:臣朔饥

  • 丹素

    《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毛传:“襮(bó),领也。诸侯绣黼,丹朱中衣。”郑玄笺:“中衣以绡黼为领,丹朱为纯也。”后泛称士大夫的衣服为“丹素”。南朝 宋鲍照《拟古》诗:“鲁客事楚王

  • 玉京

    道教用来称天帝居处,诗文中常用来咏仙境,也用来代指帝都。《魏书》阐释道家时说,道的存在,比天、地生成还要早;它上处无为天阙,下在紫微星座,变化而无常。【出典】:《魏书》卷114《释老志》3048页:“

  • 日拥百城

    源见“坐拥百城”。形容每日嗜书勤学。明 范明太《〈读书镜〉跋》:“仲贞以高格文人家武水上,日拥百城为南面乐。”

  • 温清定昏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侍奉父母,冬天使之温暖,夏天使之凉快,晚间侍奉安寝,早起省视问安。这是古代儒家所宣扬的儿女奉事父母之礼,也就是儿女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