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后因以喻未得仕用或无所作为的人。汉王粲《登楼赋》:“惧匏瓜之独悬兮,畏井渫之莫食。”宋王安石《韩持国见访》诗:“余生非匏瓜,于世不无求。”【词语匏瓜】
源见“一斛贮槟榔”。泛指白吃他人酒席。宋陈克《南歌子》词:“惭愧年年高会、索槟榔。”
《后汉书.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因以“名高难副”谓盛名之下,实际难与相符。《北史.邢卲传》:“当时文人,皆卲之下,但以不持威仪,名高难副,
源见“碧纱笼”。指官妓以袂拂魏野题壁上灰尘事。清杨深秀《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五十首》之十九:“千古艳称红袖拂,争如绝句唱双鬟。”
同“归马放牛”。明沈鲸《双珠记.赴婚遇兄》:“如周室修文,归马牛而示弗用。”
《汉书.黄霸传》:“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以霸治行终长者,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乡化,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
同“莼羹下豉”。清郑燮《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截句》之四:“买得鲈鱼四片腮,莼羹点豉一尊开。”
晋.皇甫谧《高士传》下:“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灵帝末,以中国方乱,乃与其友邴原,涉海依辽东太守,公孙度虚馆礼之。其后,中国少安,人多南归,唯宁不还。黄初中,华歆荐宁。宁知公孙度必乱,乃因征辞还。
正正之旗,谓军队行列整齐;堂堂之阵,谓阵容壮大。后以行事光明正大为正正堂堂。《孙子.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阵),”曹操注:“正正,齐也。堂堂,大也。”
长舌:长长的舌头。比喻爱说闲话,搬弄是非。指多嘴多舌拨弄是非的女人。语本《诗.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偏正 长舌,长长的舌头。比喻多嘴多舌,搬弄是非。指爱说闲话拨弄是非的女人。语本《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