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刘禹锡《与歌者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刘禹锡在诗中对世上不尊重老人而愤慨,故以染须表意以讽之。后以此为咏老人之典。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一《谢李平叔郎中问疾》:“缘瘦重裁帽,
颦亦作矉。东施,丑女名;颦(pín),皱眉。东施效颦,比喻从表面上盲目地生硬模仿人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庄子在批评儒家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而坚持推行西周以来的礼乐制度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说,越国
同“白虹贯日”。郭沫若《高渐离》一幕:“天地为之色惨淡,杲日当空白虹贯。”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载》载:安禄山母事杨贵妃,禄山生日,贵妃以锦绷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宫中欢呼动地。后因以“锦绷儿”称安禄山。宋刘克庄《明皇按乐图》诗:“惜哉旁有锦绷儿,蹴破咸阳跳河 陇。”
同“刘伶妇”。宋辛弃疾《定风波.大醉自诸葛亭归窗间有题字戒饮者醉中戏作》词:“起向绿窗高处看,题遍,刘伶元自有贤妻。”
源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谓无端受害。宋洪炎《庚戌岁六月四日至洪城怅然伤怀》诗:“人言城门火,鱼祸自靡遗。”
源见“莼羹鲈脍”。借指思乡欲弃官归隐的人。元 赵孟?《至元壬辰由集贤出知济南暂还吴兴赋诗书怀》:“多病相如已倦游,思归张翰况逢秋。”偏正 泛指思乡欲弃官归隐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源见“哭秦庭”。指乞求援兵。明张煌言《送吴佩远职方南访行在兼会师郧阳》诗:“何处申胥哭,星槎沧海回。”
同“吐车茵”。唐窦牟《奉诚园闻笛》诗:“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荒草访遗尘。”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以求亲媚于主上。”司马迁恃才不